对东南亚历史与现实的热情关注也是《东亚史》的重要篇章。作者高度评价了东南亚的悠久历史以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尤其作者关于东南亚各国摆脱殖民主义枷锁、探索本国发展道路的分析较为客观。看得出作者是以极大的热情来撰写这部著作的。作者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东南亚在战后完成了非殖民化进程,开始探索本国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东南亚各国在未来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作用将要上升,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之故,必须给予东南亚以足够的重视。《东亚史》关注现实的东南亚并非应一时之需,而是作者自觉地参与到了战后东亚和东南亚有史以来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中,适应世界形势的需要,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罗兹·墨菲继承了其老师费正清等人的志业,又在许多方面有新的认识,承担了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他一方面努力去唤醒和复活过去的历史,同时也按时代要求去理解和书写历史,对东南亚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给予更多的关注,做到了史学常写常新。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告诉读者,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东亚将会逐渐主宰这个世纪。
以上是《东亚史》的大体轮廓,也是书中引人入胜的地方。但是书中有些观点也是与我们大相径庭的,甚至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作者把中国的历史看作是朝代的循环史,忽视了社会经过生生不已、后代否定前朝后产生的新内容,任何一个朝代的产生都不可能重复前一个朝代的历史,历史在螺旋式升进中的相似表层下有着不同的内涵,永远不会重演。以“王朝循环论”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历史,是西方流行的一个观点,反映的是西方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他把20世纪中国的伟大革命看作是历史上的中国农民运动;还有,作者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改革前的政策完全对立起来,这恐怕也是有问题的。作为学术研究,同时又是西方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我们看到,他对东亚的历史与人民怀有炙热的感情,叙事时尽可能地做到了公正与客观,较好地解决了史书的体系问题,避免了结构松散与材料堆积,尽量处理好分析与叙述的关系,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显示出作者乐观向上、生动活泼的探索精神。总之,不管读者出于何种目的来阅读这部著作,都会从事受到启发,收获教益。
陈奉林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