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要学生利用环保废弃物做出一台可以行走的车子,不能使用电池。儿子开始搜集不用的宝特瓶、扣子、盖子、小木片……结果他做出来的“车子”,运用橡皮筋的弹力可以“跑”一段路,算是大功告成。我极喜欢这一类要学生“无中生有”的创造性功课。不过,事后儿子回忆起来,说“除了拼图片,其他的成品我都不满意。”这是他个人的看法。他上课曾经做出一座像圣母的铜像,那是我的最爱,念经时就跪在她面前,儿子笑说:“那是皇后,不是圣母啦!”
这里的义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居民学生不但不用缴任何费用,每月还有“牛奶金”,从出生一直拿到高中毕业。上课用的教科书由学校借给学生,学期结束后全部要缴还学校,给下届学生使用,如果学生把书弄丢了,必须赔偿书价,学校再购买新书。教科书只是暂借学生使用,所以书上不准写字,养成这个习惯,儿子连自己买的书都干干净净的。
高三时,转来一位建中资优生,他跟儿子说各科都可以适应,就是英文课的上法跟台湾完全不同,他极为头疼。
我很喜欢多伦多中学各种教学方式,回到台北后,忍不住对大学生试用,结果就像那位移民多伦多的建中资优生一样,学生集体不适应,努力到最后,只在研究所可以稍稍实践交流课程。
他山之石要如何攻玉?对我来说是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