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丑闻(10)

全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伊丽莎白从那几乎致命的疾病中康复有一家新闻通讯社甚至宣称她已经死亡在伊丽莎白破坏费舍尔夫妇的婚姻之后,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终于不再在负面消息上对她纠缠不休。伊丽莎白很早就学会了如何充分利用她那频繁的、引人注目的疾病和意外事故。有时,这是她所能找到的唯一方式,使她能暂时从米高梅公司的无情压榨中得到喘息;有时,在面对批评时,这是为其赢得同情的万无一失的法宝。当她恢复健康时,之前为《埃及艳后》搭的所有布景都被拆卸下来运到了罗马,那是其应在的地方。最终,真正的罗马终于代替了搭出来的“罗马”,那里温暖的阳光也能促使伊丽莎白更快恢复。

但是麻烦依然存在。彼得·芬奇和伊丽莎白都不喜欢由西德尼·巴其曼(Sydney Buchman)、本·赫特(Ben Hecht)和拉纳尔德·麦克杜格尔(Ranald MacDougall)改写的剧本。马莫利安也表示赞同,要求重写剧本,否则他就会退出。但是影片的拍摄进程已经被拖延,并且严重超出预算。伊丽莎白的肺炎和气管切开手术使得拍摄工作陷于停顿,片方每天需要为此支付10万美元。该片只完成了10分钟的镜头,但是预算却已经增加至 3500万美元。令马莫利安吃惊的是,万格和斯库拉斯接受了他的辞职。伊丽莎白行使了合同中的导演决定权条款,要求乔治·斯蒂文斯(George Stevens)或约瑟夫·曼凯维奇(Joseph Mankiewicz)代替马莫利安执导该片。乔治· 斯蒂文斯执导的《郎心似铁》(A Place in the Sun)让伊丽莎白光芒四射[《巨人传》(Giant)一度让她热泪盈眶]。约瑟夫·曼凯维奇两年前执导过泰勒主演的《夏日痴魂》(Suddenly, Last Summer)。伊丽莎白深知找到合适的导演有多么重要,而她在斯蒂文斯和曼凯维奇的执导下又是多么如鱼得水。斯蒂文斯无法抽身。曼凯维奇在接到电话时,正在他的朋友、演员休姆·克罗宁(Hume Cronyn)的私人小岛上度假。与马莫利安一样,曼凯维奇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导演,但他同样也跟马莫利安一样,此前从未拍过史诗巨片。

克罗宁的意见是什么呢?“别拍。”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编剧兼导演,曼凯维奇曾获得四座奥斯卡奖,而且是凭借自编自导的《三妻艳史》(A Letter to Three Wives)和《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接连获奖;他跟马莫利安一样也有“女性导演”的美名,因此,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认为他能和伊丽莎白合作愉快。除了生病及遭遇意外的可能,伊丽莎白的合同上还规定自己在生理周期也要休息。她经常迟到,得过流感、传染病、支气管炎,别人感冒她也会被传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