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记

让我们想象那是一个晴天。

1984年8月2日,理查德·伯顿坐在塞利尼的书房中,北欧的阳光斜斜照射在他正在埋头书写的纸页上,好像金色的锯末被吹撒在纸墨书香之间。那是他写给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封信,没错,依然是一封情书,这个作为他前妻和前前妻的女人,在他情感和灵魂深处从未离开,如同一场一旦沉迷便无法脱身的春梦,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一个大富之家的千金,一个风流傲娇的花花公子和一个倔强霸道的女王,一个才华横溢内心脆弱的戏剧天才和一个名利场上左右逢源的电影明星,理查德·伯顿与伊丽莎白·泰勒的爱情充满各种好莱坞电影用滥的桥段,以至于半个世纪以来,这些桥段如同反刍一般不断被人拿出来批判、玩赏、消费,而那些关乎“道德”,关乎“丑闻”,关乎“情欲”,关乎他们的种种阴暗异色的猜想,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在他们的头条新闻中,被编织成一道道罗网,伙同他们干柴烈火般激烈的个性冲突,终究将他们撕裂、吞噬。

然而爱情,真的存在,并一直存在着。

汇集在伯顿写给泰勒的那些如今已然尘封半个世纪的情书中,即使累月经年之后再度翻阅,情欲流转、活色生香的气息依然会扑面而至,仿佛这部奢华的好莱坞爱情大片刚刚在大幕降下之前打出“END”,而观众还沉浸在泪眼婆娑中不能自拔。正如泰勒与伯顿共同主演的电影《春风无限恨》中那句著名的台词所言:“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是错的。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把他们分开。”在他们为彼此营造的那个既是天堂也是地狱的世界中,他们享尽爱情的盛宴也饱尝爱情的苦果,但都没有学会放弃。

这就是《烈爱》带给我们的关于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故事。其中有他们在好莱坞这个最绚丽、最虚伪、最令人对名望饮鸩止渴的竞技场上取得的各种胜利和遭遇的各种惨败,有他们与温莎公爵夫妇、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希腊船王奥纳西斯、海地独裁者杜瓦利埃等各色世界名流间的八卦与传闻,但是最重要的是,《烈爱》带给了我们卸去了粉墨妆容的作为普通人的泰勒与伯顿,显现出他们的自卑和自尊,可爱与可憎。这也是《烈爱》这本泰勒独家授权的传记作品不同于以往那些把焦点放在她的成名经历、花边新闻甚至是珠宝收藏、美容心得这类作品的地方。

在本书作者对泰勒的独家专访中,泰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在乎你们怎么写我。上帝知道,我已经听过各种各样关于我的评论,只要你们尊重理查德就行。”这也是《烈爱》这部作品值得阅读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对这两位传奇巨星的态度无疑是尊重的,是“有爱”的。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数度被字里行间深沉的爱意打动,这爱意既来自伯顿与泰勒之间,也来自两位作者以及译者,后两者饱满的情感同样赋予了这部作品满满的爱。

让我们分享这份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