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今天是半全球化,明天呢(16)

那么,让我们跳出个案来看互联网本身,我们能够看到互联网本身就与世界2.0不相符。这一点并非本章的重点内容,但在我撰写本章的过程中,现在手边就拿着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网络构筑新的围墙”,副标题为“互联网的开放面临威胁”。以下是这篇文章的节选:

互联网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联合网络,在诞生15年之后的今天已经迈进了第二阶段:互联网趋向于“巴尔干化”,貌似已被三股既独立又相关的力量分裂开来。第一,政府越来越重视其主权完整……第二,大型IT公司已经扩展出一片自己的数字领地,它们自己制定规则,控制并限制和互联网其他部分的联接。第三,网络公司喜欢以不同等级款待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结果就导致在互联网上有了快慢线之分。现在要说互联网已经四分五裂还为时尚早,但它确实有被地理和商业边界分割开来的危险。

同一期的《经济学人》中还有一篇文章对互联网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分裂做了平行观测。该文章指出,随着巴西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生活富裕起来的巴西人正在逐步脱离谷歌在当地的主导社交网站Orkut,转而使用脸谱,甚至还给充满陌生人的地方起了一个新名字—orkutized。

举以上的例子并非要否认互联网的重要性,或者说否定技术的重要性。正如我在第一章中强调,技术进步是现在社会中最令人振奋的一大特征。尤其是跨国通信,在降低通信成本、扩大通信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比如,一个3分钟的电话从纽约打往伦敦,1930年需要350美元,1999年只需要40美分,而现在通过互联网通话技术,其成本已经接近于0!但是通信并不意味着融合,跨境通话成本的降低并不能保证人们会疯狂地打国际长途(请回顾之前提到的内容:全球通话时间仅有2%是国际长途)。

本章一直讨论的焦点是国家间的不同,旨在戳穿关于全球化的那些天花乱坠、不着边际的言辞。如果你感觉各项数据难以捉摸,那这就是我想透过数据告诉大家的想法:很明显,今天的世界只能算是半全球化,明天也会是如此。

半全球化的论断不仅符合实际,而且意味着跨国一体化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们想抓住半全球化的机遇,就必须首先分析为什么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有意开放之后,一体化进程至今仍限制重重。这将是下一章研究的重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