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眼中不一样的中德教育(2)

德式教育——从课堂教学到各科考试,从师生关系到兴趣培养——与我们国内的教育模式确实大不一样。这可能与两国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历史传统甚至不同的校园文化存在某种联系。我发现,在中德之间,在两种不同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历史传统和校园文化之下,存在着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考试、不同的师生关系,还有不同的兴趣导向……

不同的课堂: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多还是少?

在德国,课堂上不爱举手的学生实在是很少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课上举手发言的次数是学期成绩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在学期末取得理想的成绩,德国的学生们不仅要在考试和作业中做得出色,还要在课堂上积极地表现自己。德国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不难,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填空题之类,问题环环相扣,借此推进教学进程。通过师生间一问一答,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上课时的专注程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根据我的观察,每节课中师生问答的平均时间会占到一半以上。

在去德国之前,在国内的课堂中,我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无论老师提的问题我懂还是不懂,我都愿意选择沉默,因为我周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们会对那些常常举手发言的同学产生爱出风头、哗众取宠的印象。当我身处于德国的课堂,看到我周围的德国同学一个个都高举着手要求回答问题时,我发现我自己也在改变。为什么别人无论对错都会举手,而我不能呢?渐渐地,我也成为一个爱举手回答问题的人了。对于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只要认为我能回答,就会毫不犹豫地举手。可能我举五次手,只有一次被叫到,我也会感到满足,毕竟我抓住了一次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当我反思自己在国内不爱举手的原因时,我发现不举手的理由可以列出一大堆:在举手前顾虑太多,怕说错,怕老师再追问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怕同学笑话自己声音小,等等。慢慢地,不举手成了习惯,举手倒成了特例了。在德国的课堂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顾虑呢?答错了,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忙纠正,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而且这样学来的知识能记得更牢,不是吗?

在德国向老师问问题,也不完全局限于课堂上。德国教师短缺,一位老师一般教授两到三门课程。我们的德语老师也教法语,英语老师还教历史,数学老师也教地理,而学校里的物理老师一般也教化学。在校园里,如果我们脑子里有一个化学问题,遇见了物理老师,张口就可以问,他也能够给以很精当的解答。在我印象中,德国老师大多见多识广。通过和老师交往,耳濡目染,学生的知识面也扩大了。

国内课堂就是另一番情形了。学生的年级越高,课堂上举手发言的人越少。这似乎成了某种“规律”,以至于有些高年级老师已经习惯于“一言堂”,学生们也不爱举手问问题或提问题,等着课上“被点名”,课上的师生交流仅限于眼神中。难道这是中国课堂的“通病”?

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体现在课堂上师生问答的效果上。在中国的课堂里,我们常常会发现,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是相对固定的几个人,而这些学生又往往都是同学们公认的成绩好、反应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课上能积极地跟进课堂进度,积极思考,他们的反应力与表达力在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相反,不爱发言的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训练就有可能存在缺失。

我认为,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上,甚至在校园里,我们应该想出更多的办法鼓励学生发言和提出问题,因为这不仅对他们学习有利,也对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利。

不同的考试:平时表现、小考小测,算不算成绩?

对于学生们来说,考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严肃话题。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和德国的学生是一样的。然而不同的是,中国的学生们大多害怕考试,尤其在考前,会紧张焦虑,而德国的学生们常常欢迎考试。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考试成绩总是与卷面分数画等号的,这也就导致学生拿到并不如意的成绩后,在一两分,甚至几分的失误上纠结、痛苦、自责。另一方面,中国学生的成绩单上的学年成绩,往往是由平时表现和一两次大考(如期中、期末考试)加权换算得出的。大考分数的比重会比较大,平时测验的成绩的比重比较小。这会导致学生逐渐养成在平时学习中态度松懈而在大考中过度紧张的不良习惯。

与中国不同,在德国,学生的考试成绩有1、2、3、4四个等级,由卷面分数并以考试具体情况换算而定,1等为最优。以百分制为例,如果某次考试题目出得简单,那么95分至100分之间的分数可以评为1等;如果考试题目难,那么90分至100分之间的分数可以评为1等。分等级记成绩的做法,淡化了具体分数的意义,学生在考试中只要尽量少犯错误,就能拿到1等或2等的好成绩。各科老师在每个学期末对学生出具期末成绩时,学期内的每次考试成绩都会计算在内。因为在德国的中学里没有期中或期末考试,所以对学生而言,他们参加的每一科的每一次考试都与他们的期末成绩密切相关,平时学习态度丝毫不能有所懈怠。这也许是我的德国同学们在整个学期都能自始至终保持勤勉的学习态度的原因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