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上的中国(2)

要知道,在2005年的第一次排名中,中国在人口压力这一项得了6.8分,2006年增加至8.5分,2010年达到8.8分,说明人口压力不断增长。这主要并不是人口数量的增长,而是人口结构(包括老龄化和劳动力供应的紧缺)将对经济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印度的人口增长更快,密度也高于中国,且穷困得多,但人口比较年轻,劳动力供应充足。在2005年的第一次排名中,印度得分高达8.8,2006年降至8.3,2010年再降到8.1,和中国呈相反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其对付人口压力的难度比起中国来越来越小。

中国在这12项指标中得分最高(也就是最“失败”)的,在于“不均发展”一项是9.0分。前面提到的“人口压力”排第三位。再接下来则是“群体冤情”(8.0分)。得分最低(也就是最不“失败”)的,是外来干预(3.1)和“经济衰落”(4.3)。这大体上也和我们的生活常识非常接近。

中国当今最好的地方,大概在于基本免于外来干预,而且经济发展强劲。不过,这项上的得分,从2005年的1.8上升到2006年的2.3,如今则变成了3.1。这种从低水平的高速上涨,说明中国的崛起必然带来一定的国家压力。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贫富分化严重、群体性事件频发。比如从基尼系数②上看,中国不久前仅略高于在发达国家中贫富分化最严重的美国。

但根据联合国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的排名,中国以46.9分大大高出美国40.8分的水平(100分为绝对贫富分化,0分为绝对均富)。 而中国在“不均发展”上得了9.0的高分,美国则仅5.4分。为什么呢?美国贫富差距虽大,但富人捐赠踊跃,社会对穷人的服务也比较周到,比如穷孩子上学经常得到丰厚的奖学金等,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不均发展”。中国缺乏这些,使“不均发展”成为对稳定的最大威胁。②

应该指出,在2005年第一次排名中,中国在“不均发展”这项上得分就是9.0,到2006年达到9.2,如今降回了9.0。过去几年中,被“主流经济学家”称为“非理性”的网络民意在媒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制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在这些压力下也开始采取一些措施。虽然效果并不太理想,但是比起什么都不做来还是好一些。

另外令人忧虑的是中国在“国家合法性流失”一项得分高达8.3。发达国家大部分在此项上得分在2.0以下。“和平基金会”在评论中指出,这种合法性的流失,主要根源在于政府中持续的腐败和透明性的缺乏。当民众普遍觉得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公正时,自然会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长期积累会瓦解政府的权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过,和“不均发展”一样,中国在这一项上的得分实际上还是有所改善的。在2005年第一次排名中这项得了8.6分,2006年降为8.5分,2010年降为8.3分。5年内下降0.3分。只可惜这个分数还是太高,远未脱离危机的水平。

应该说,比起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这一“失败国家指数”更能反映一国之成败。中国近3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自2005年这个“失败国家排名”公布以来,中国的“失败国家指数”的总趋势是在上升中:2005年是72.3,2006年为82.5,2007年81.2,2008年80.3,2009年上升到84.6,2010年则为83.0。可见,中国如果寻求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摆脱一天到晚想着自己“做对了什么”的心态,多反省自己失败的地方。

一个不能谈失败的国家,很难成为真正的大国。本书的使命,就是讨论中国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有哪些失败之处,并在承认这些失败之处的基础上,探索成功的道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