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是怎样炼成的(2)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维持了40年左右。不过,客观地说,英国的金融霸权并不如后来美国的金融霸权那样彻底,因为当时各国货币都可以与黄金兑换。英国只是因为其作为世界工厂的超强经济实力而成为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也成为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因此,在国际贸易领域,英镑成为商品购买力最强的货币,而在金融领域,英镑与黄金的兑现能力最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会存在贬值风险,人们在国际贸易中都更愿意在卖出商品时收英镑而不是其他货币,所有的买家都会被卖家要求尽量用英镑支付。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商品都是以英镑纸币作为计价单位的,并不是黄金,90%的国际贸易结算是采用英镑纸币。(陈明.国际金融,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于是,英镑就必然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就像今天的美元一样。其他货币则成为次要货币,很难被市场上的买卖双方接受。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英镑的发行会为英国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全世界都在储备和流通英镑纸币,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而黄金产量的增长速度不可能赶得上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增长速度,在没有足够黄金做货币发行准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是否真的就不会发行更多纸币呢?肯定不可能,因为一旦有市场需求,就会有市场供给,在开动印钞机比开采黄金要简单无数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就不会铤而走险吗?古人说得好:“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不要认为中央银行就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比私人资本家的商业银行要崇高和自律。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其实就像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国土像是固定资产,国民像是员工,政府像是管理层、领导人像是CEO,而中央银行不过像是财务部,在有丰富利润诱惑而又无钱进货的情况下,财务部完全可能在管理层和CEO的授意之下向卖方开出空头支票,先把货物买进来卖了再兑现空头支票。

在经济繁荣时期,当贸易发展使人们需要货币来进行周转以便获得唾手可得的利润时,他们就会向银行贷款,而且并不需要兑付黄金,因为市场认可英镑纸币。这时,银行虽然没有足够黄金,但为了获得利润就可能会超额放贷英镑纸币,当然这些纸币最终来自于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是一条利益链,只不过中央银行看重的“利润”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国民经济是否繁荣直接关系着政府和政治家个人的政治利益,他们不会仅仅因为黄金储备周转不灵而放弃经济增长的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