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做孩子的榜样,当孩子的伙伴(5)

儿童期

学龄期的儿童已经可以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因此,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受挫情绪,你可以跟孩子说:“这次比赛的结果,不像你所预期的,你觉得有点难过吗?”透过亲子间的对话,让孩子知道,所有人在面对类似的挫折情境时,都会有同样感受。爸妈还可以跟他分享小时候受到挫折的例子,让孩子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待孩子的情绪缓和之后,父母再和孩子一起思考解决之道。

不管孩子先前的能力如何,这个阶段的家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陪伴,因为学龄期是孩子开始进入知识领域的吸取,因此,有很多习惯,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完善。这时,爸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举例来说,下课之后的时间,要事先规划,什么时候写功课,什么时候玩游戏,什么时候休息。孩子不会自己规划,家长必须要引导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再依照每个家庭不一样的状况修正。毕竟,在良好的规范之下,孩子才有办法慢慢养成好习惯。

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发生,没有办法每天都按照计划进行,假如因为特殊原因,必须打破规矩,也要想好后果以及因应措施。我在这里提供一个模拟情境让父母参考。

今天是阿兴爷爷的生日,全家在放学之后,要回祖父母家帮爷爷庆生。可是阿兴的功课好多,如果回家再写,可能会写到很晚,或者到第二天早上早一点起床完成呢?他不知道要在哪个时间点写功课会比较好。?

前面的模拟情境是阿兴遇到无法在平常设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衍生出来的疑问。这时父母可以主动带着孩子一起思考可行的因应方案,锻炼他们分析事情的方法与技巧,下次孩子再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会促使他思考更多、更完善的方法。比如可以把功课分成两部分,晚上回家写一部分,第二天早上早起再完成剩余的部分。经过父母的引导,不仅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挑战,使其提升挫折忍受力。

青少年期

孩子一旦进入青少年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似乎是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开始有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本来温顺的孩子,变得不听话,也不愿意与爸妈沟通,希望拥有自己的秘密与空间。这个时期,家长若能想一想自己在青少年期间的变化和行为,将能够了解到孩子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

现代人,孩子越生越少,兄弟姊妹也相对越来越少,他在家里没有机会和年龄相仿的孩子互动,偏偏这个阶段的孩子,只喜欢跟他的朋友,或是年龄相仿的兄姊谈心。所以,这时家长的陪伴就不是身体上的陪伴,而是精神陪伴,尽量提供给孩子与同伴互动的机会,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玩,多认识孩子的朋友,也试着与他们做朋友,当孩子的朋友认同你时,你的孩子才会更加认同你!如此一来,父母的陪伴与示范对孩子才更有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