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年,我每天要做几百起交易,此外还要通过电话委托经纪人穆萨·巴基尔做一些交易。老实说,我原本没有必要这样自找苦吃,而且按照公司制度,所有的交易都要通过自动程序完成。但是,像这样委托经纪人做部分交易,可以为我赢得时间。总的说来,我一共开辟了三条战线:第一条是公司制度规定的,即通过自动程序做开拓市场性的交易;第二条是纯粹以牟利为目的的投机交易,这类交易占据了我当年9%的时间;第三条是通过穆萨·巴基尔做的交易,目的是扩大赢利空间。穆萨和我每天打几通电话,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们每季度见一次面,共同处理一下某些比较棘手的操作问题。我们的合作其实很有限,常常只能大清早时 有时我甚至还没来得及赶到银行,在手机里聊聊,彼此交流一下对行情走势的看法,说说各自发现了什么投资机会。我的顶头上司们经常审核我的交易业绩,每天晚上还要问一句“怎么样,挣钱了吗”,可见他们对我的交易情况是十分清楚的,但是从来没有一位上司对我和穆萨的合作提出过意见,更没有划定什么界限。不错,我确实在和经纪人合作;我确实在做投机交易,而且金额比同事们的大;我确实超越了公司给我划定的业务范围,也打破了一些所谓的限额;但是所有这些都是虚幻的,和现实情况扯不上关系,而现实的情况就是每当我用这些虚幻的手段取得漂亮业绩时,周围的人们会向我祝贺。上级只会给包括我在内的交易员们发布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指令,而我却在这当中左支右绌,艰难支撑,力争把工作做到最好。再说说我用到的那些方法,首先它们并不是我自己独立发明的,其次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用。我周围的交易员们和我一样都在用这些方法,只不过我的交易规模或许比他们大一些而已。既然如此,为什么我的上级在收到监管部门的反复警告之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让我收手呢?
按理说,我的上级和监管部门早就应该对我发出警告,因为他们曾经多次发现疑点,或者收到警告。有些警告很露骨,直接说我已经从市场开拓者变成了纯粹的投机者。首先,早在交易员超出其交易限额的时候,作为其上级的部门经理就会收到第一次警示。经理的电脑屏幕会实时显示团队成员的交易情况,而且因为系统设置了个人密码,所以只有经理一人有权修改下属交易员的资金上限。一旦某位交易员投入的资金达到了这个限额,屏幕上的示警灯就会点亮,这种情况下只要这个功能没有事先被经理关闭,系统就会锁死,任何后续操作都将无法进行。我的很多交易常常是明目张胆地突破了限额,为什么那个时候这一层警示没有起作用呢?原因是经理自己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要么关闭了系统的这一级监管功能,要么一开始就主动调高了下属交易员的资金限额,调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额度。超资金限额交易的绝不止我一人,有位同事甚至有这么一句口头禅:“填鸭子当然越快越好。”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投资操作的本质。还是这位同事,主管与他做年度薪金面谈的时候,居然还夸奖他“有良好的风险意识”。
第二层资金限额监管的技术性更强,因此也更有效。可以用个术语来表达:检查“方法误差”,解释起来可能比较枯燥,但是每一个在交易厅工作的人 即便是普通的助理 都能理解其背后的意思。像我这样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的人都知道,经手的每一种产品都有各两个价格,需要将两者进行比对。首先有一个由官方牌价确定的“市场价格”,其次还有一个“理论价格”。理论价格由银行参考产品的现货价格逐日计算得出,所以其中包含了平摊保证金产生的成本。假设报价工作做得很好的话,这两个价格应该重合。如果两个价格之间存在0.1~0.2个点的微弱差距,通常是因为某银行机构签了大单从而拉低了保证金平摊费用,使其略低于市场预期价格。之所以把这种差距叫做“方法误差”,是因为产生这种误差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同一数值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种是从市场角度考虑的,另一种是从银行的角度考虑的,后者的技术性更强一些。交易员为了和银行内部的计算方式相匹配,采用的是“技术型的方法”;而负责监管和账目审核的后台部门只采用市场价格。当交易员的交易数据送到后台监管人员手中的时候,审核账目的人会发现两个价格之间常常存在极小的差距,通常在0.001左右。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进行账目微调,目的是把这种误差调节到零,同时消除因为这种价格差距导致的业绩上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