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3.基础教育落后?(6)

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还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注重的是综合素质,而非一次考试的成绩。

越是好学校,越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大量阅读或独立研究的有关信息,艺术、音乐或体育等方面的爱好及成就,为社区献出时间无偿服务(义工)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领导才能和团队精神,还从他们提交的天马行空、五花八门的作文中捕捉他们的心灵和社会责任感。旨在培育有健全人格的人,会学以致用的人,因而既贡献社会又乐在其中的人。

大体说来,学校教育包括传授过去千百年里科学家对自然世界运行规律性的发现,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作为一个科学家那样解决问题,使用证据、运用逻辑,真正理解科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探寻,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典故,在这里得到了践履。

美国中小学以至大学课堂上,很少填鸭式的灌输,而多为启发式的讲述和提问。学生不懂随时可以提问,而老师也经常以开放式的问题和互动讨论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经常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交课程作业,或作口头报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也经常挑战老师的权威,其想象力有时超出老师的知识范围,这个时候老师会坦诚地讲:“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答案跟我们分享吗?”

美国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一贯重视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和社会实践。大学也越来越强调“学习与服务并重”,许多课程秉持义工精神,将课程直接设在需要服务的社区乃至国外。例如,校方鼓励医学科目的大学生在诊所或医院担任义工,读艺术教育的学生到公立中小学去义务辅导,选环境科学的学生协助商家减少污染物排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