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系统的思维能力(7)

十三、解释与论证能力

1.含义

解释是对事物的状态、发展变化,或者对理论、决策,对人的言行等进行阐释、说明和论证的能力。而论证是用已知为真的事实、理论、学说判断某一说法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能力。

解释和论证是十分重要的能力,人类时时都需要解释和论证,以便消除困惑、焦虑和误会,说服别人,获得支持。面对自然的奇妙世界,我们需要解释,因为人类不懂的事情、驾驭不了的事情很多。我们需要解释世界是怎么来的?人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人会生病会死亡?一棵树为什么长成那个样子?一块田地的产量为何出奇的多或少?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也需要大量的解释。王朝何以建立或衰亡?英雄何以产生或成功?商业为什么繁荣?一家店铺为何大受欢迎?一个政策的合理性何在?物价如何波动或调控?

人类的知识在解释中发展。正因为要解释,要说清为什么,所以知识才不断发展。原创的科学理论,常常都是针对某个需要解释或人不能理解的事情而创设的。

知识从社会性到个人性的过渡、传承,也需要解释,否则个体理解不了。老师讲课主要是解释,高明的老师解释能力强,深入浅出,把复杂、深奥的理论解释得简单易懂。

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解释。对于一个现象、理论,学生能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解释清楚,把它消化到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背景中,才是真的明白了。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老师是明白的,但学生未必明白,必须经过自我解释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观念或信念。

解释能力是人的重要思维能力。很多杰出的人物解释能力都很强。例如,爱因斯坦能给不懂物理的年轻人讲相对论;领袖能把自己的思想、决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群众,调动他们的热情;推销员能把自己的商品解释清,让顾客了解其优点和价值,激发顾客的购买欲。解释能力是权威的基石,是构成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

2.解释能力的分解

(1)寻找原因、理由和论据的能力。解释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原因、理由,作出有力的论证。找出原因、论证得当,一般是能叫人信服的。苹果为什么落到大地上?因为万有引力、地心引力。酸和碱为什么反应?因为原子团相互作用,原子团能得失电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因为中日国力、军力、人心向背很不同。运用人们业已接受的理论、逻辑,找出说得通的具体原因,可以得到“同情的理解”。因此,理论水平、逻辑水平,是解释能力重要的构成部分。

(2)翻译的能力。即通俗化、简化的能力。把要解释的事物、道理翻译成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事例,避免鸡与鸭讲。打比方、比喻都是翻译能力的集中体现。例如,毛泽东用“吃梨子”来说明实践论,用“毛和皮”来说明知识分子的地位,把他的观点翻译成农民都能懂的语言,解释能力很强。一些大的理论出来后,演绎出顺口溜,就是翻译成更为人理解的语言,起到传播效果。例如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来形容共产主义。

为了解释的高效,通常都要简化,抓出骨头,用比较少的信息反映复杂的事理。中医解释人病了说“阴阳失调”,简单明了。简化以抓本质为基础,所以简化的能力不简单。用奔跑的一堆人来比喻电阻电流——狭窄的地方(横截面积小)人挤人,流量下降,很形象,也方便理解。

(3)交流能力。这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口齿伶俐是必要的,但还要投人所好,会说话,能采用对方熟悉的语言交流。一个人说英语一个人说汉语,都口齿伶俐也交流不了。所以,对数学家用数学语言交流,对生物学家用生物语言交流,才是会说话的体现。交流能力中还涉及到情感、价值观等问题,交流能力强体现在会找出与对方共同的信念,取得对方的认同,然后再说自己的观点、推销自己的意见。交流能力不是简单的演讲能力、辩论能力,仅仅是口语能力强不等于交流能力好。

(4)影响他人的说服能力。说服人是最困难的,因为并不是掌握真相、真理就能说服人,还要靠多方面因素,甚至靠权威等。《战国策》中有很多说服人的故事,如《触龙说赵太后》,通过利益的比较分析,说清长安君做人质对太后及长安君的好处,最终打动太后之心,实现了说服的目的。说服要具体对象具体分析,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5)论证能力的分解。

①归纳论题的能力。论题是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假的判断,是论证的主题和核心。善于论证,要能准确恰当地归纳出论题,旗帜鲜明,号角响亮。

②提出论据的能力。论据是一个论证的根据,也就是所谓的“理由”。论据一般也有两类:一类是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情况;一类是科学的定义、公理、定理。有力的论证,要有强力的论据,论据丰富、贴切,才有更大说服力。

③采用恰当有力的论证方式的能力。论证方式主要有演绎证明、归纳证明、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驳等,良好的论证就是根据对象、语境、论据选用适宜的论证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