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白领正在民工化(1)

  

对于“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的说法存在着许多争议,有不少人认为,这句话是不恰当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的确如此,因为,钱可以用生命去换,然而,生命却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尽管如此,这句话却仍旧成了都市白领一族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越来越多的白领阶层认为,他们和城市农民工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农民工更辛苦,而拿到手的薪水也未必就比农民工多。因此近年来,“白领民工化”的说法不胫而走。

“在北京,我就是农民工”,面对亲朋好友们的艳羡,在北京月薪6000元的IT行业员工林凡委屈地说。或许,在二三线城市人员的眼中,月薪6000元已经不少了。但在北京,像林凡这种月收入的人则被定义为“中产阶级”的务工者,而他们也自称“农民工”。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的IT业一马当先,率先提出了“IT民工化”的说法,于是,“画图民工”、“民航民工”、“绘画民工”等说法接踵而至,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白领民工”。原本,这些都是笼罩着城市光环的职业,然而在国家一线大都市中,“底层感”正以一种无法避免的姿势侵蚀着中产阶级,尤其是本应该自豪的白领一层,然而大城市白领普遍民工化的趋势却急剧上升。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自认为职业“底层感”呢?

事实上,如今城市的白领一层,同样被住房、教育、医疗和孩子奶粉钱这四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利益制衡机制的缺失,导致他们在居高不下的房价前黯然神伤,走在都市繁华的街头,感受着深深的落寞,也只能把那个“买房”的念头深深埋在心底。一旦患一场大病,高额的医疗费便足以将一个普通白领击倒,而沉重的教育负担也使越来越多的白领夫妻暂时选择“丁克”(夫妻务工暂不要子女),从而连最基本的扶老携幼的愿望都不敢“奢望”。由此看来,大城市白领阶层们的生活真可谓“底层”,而“白领民工化”这一说法也可谓“名副其实”了。

在这四座大山的重压之下,职业危机感成了白领们“底层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北京市统计局调查结果表明,在北京生活的人最关心的就是就业和失业的问题。高校扩招带来了人力资源相对饱和的局面,然而不正规的用人制度却处处可见。职场如战场,人人自危,白领们丝毫不敢懈怠,更不敢浪费时间,否则将面临被公司淘汰的局面。同时,残酷的职场“拼杀”日渐兵临城下,白领们唯有双倍地付出。他们不得不把周一到周五晚上的时间毕恭毕敬地奉献给工作。好不容易盼来周六周日,也必须用来“充电”。于是在“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保命”的呼声中,“底层感”被呼之欲出。

 

某周末,白领赵朋下楼去车站接一个朋友,忽见楼道的墙壁上贴着一则告示:“请房东速带外来租住人员办理暂住证”。刹那间,赵朋心中的“底层感”呼之欲出。赵朋想,即便是生活的格调与细节也难将自己与民工区分开来,就因为同属“外来务工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