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被房炒的炒房人(2)

香港——长江实业钻石豪宅“海名轩”每套最低价格1500万港元。境内买家购得43套,无名温州地产操盘手不声不响地将11套收入囊中。

温州人多年创办企业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找到了流动的方向:企业创造效益——效益投资土地——土地放大效益——效益反哺企业。顺资本意志而动的明智之举,激活着当地市场的神经,最终支撑着温州民营经济狂飙猛进。周德文,吴比:《温州样本》,鹭江出版社,2009年7月。

温州资本的加入,完全扰乱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全国的房价全面由百元阶段迈向千元阶段、万元阶段。

温州人买房子的逻辑很简单:房子不是大白菜,不会今天建好明天就坏了,可以长期持有。而城市里的地皮有限,房子的建设周期又长,城市里的房子不可能无限量供应,但是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不会降低。供应有限,市场无限,所以买房子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之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确实如同当年温州人所想的一样一路高歌猛涨,而伴随着房价高涨的还有温州人的银行存款数额末尾“0”的个数。

当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进入楼市,温州渐渐变成了扰乱房价的代名词。温州人来到一个城市,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将会变得买不起房。温州人在当地人的眼中也由老板变成了可恨的“炒房团”。温州人的到来再也没有鲜花和欢迎,等待他们的只剩下了咒骂和白眼。

一旦一个城市传出了“温州人来了”的风声——不论真假——当地的房地产价格就会不自然地猛涨,这似乎成了中国楼市的一条金科玉律。而很多开发商更是看中了这一点,把温州人变成了自己赚钱的工具,主动宣传“温州人来了”的消息。报纸上不起眼的小报道,电视屏幕下的滚动新闻,只要是出现了“温州”和“房子”在一起的句子,第二天这个城市的房价就会疯长。

温州人有些委屈,他们当年的确实影响了房价,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作用都是积极的,正是他们的加入才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了土地的价值,才让地方政府摆脱了无钱可用的境地。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疯狂的房地产市场,早就已经不是温州人所主导的了,在这场疯狂的房地产盛宴中,温州人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看客。

当事情继续发展,当人们发现房地产商利用温州人“炒房”的时候,温州人惊讶地发现,人们虽然痛恨开发商,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原谅温州人。

很快,温州人就意识到了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真假温州炒房团的交替出现中,人们渐渐开始达成一个共识:打死也不买温州人的房子。买了温州人的房子,就意味着自己亏了。房子是不动产,虽然有价,但是毕竟不能流通,而资本一旦失去了流动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增值机会变少了。温州人的房子在市场上没有人买了,他们的资本也就被房子所固定住了。

不过,聪明的温州人可不会白白地看着眼前的赚钱机会溜走,所以他们开始想办法让被房子所固定的资本变得可以流动,于是以房贷款开始渐渐变得盛行。

开始,温州人将自己的房子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商业贷款,但是很快,复杂的手续和漫长的等待时间就让温州人变得不耐烦了。

为了让资本流动得更快,温州人开始直接将房子作为抵押,通过私人方式进行借款,当然这种借款的利息要远远高于银行的利率。

那时的房价飞涨,房子在中国几乎是一种硬通货,几乎没有人会拒绝用房子作抵押来贷款的客户。很多担保公司甚至暗暗祈祷,希望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这样抵押的房子就会变成担保公司的资产。房价飞涨的年代,房子就代表了财富,代表了盈利。

不过这样的“好生意”很快就变了味,随着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变动,房屋交易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温州人手里的房子也越来越难卖。虽然房地产的价格还没有真正开始下跌,但是这种恐慌的心理却开始蔓延。更要命的是,在前几次的房地产大潮中,大量的以房抵押的贷款都开始到期,而卖不出去的房子无论在谁的手中,都不能代替金钱的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他们曾经认为是财富象征的房子,竟然一夜之间变成了累赘。很多人说,炒了一辈子房的温州人最后终于被房子给炒了,这也算是市场为买不起房的人报了一箭之仇,也许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是玩钱的温州人这次被钱玩了,却是一个事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