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走向共和 辛亥革命(6)

1911年9月,由于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湖北的清军力量被抽调进入四川,使得湖北处于防备空虚的状态。湖北革命党组织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利用此机会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在革命党人熊秉坤的率领下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武昌的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晚上的激战,起义军攻克了总督衙门等战略要地。11日和12日,汉阳、汉口的新军发动起义,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武昌起义的爆发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出现了连锁效应,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等省市在短短一个月内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个具有革命性质的临时政府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朝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2月15日,袁世凯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4月1日,临时政府北迁北京,辛亥革命的果实落武昌起义使用的十八星旗入了袁世凯手中。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本身具有进步的意义。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却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也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遭遇来自内部的立宪派、旧官僚和来自外部的帝国主义干涉和北洋集团觊觎多方面的围剿,举步维艰。革命党人也缺乏长期斗争的意志和能力,不得不将到手的革命果实拱手相让,从而导致辛亥革命的夭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