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苦难的中国(4)

一个庞大的帝国就这样败在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手中。看到清朝政府如此软弱可欺,法国、美国、俄国等国也纷至沓来,和清朝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原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遭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冲击而开始瓦解。中国自此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君主专制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列强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资产阶级一度欣喜若狂,认为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一个潜力无穷的市场。但在五口通商以后,他们发现这个市场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英国的洋货销售量并没有呈井喷式的增长。其实,中国许多民众仍习惯于自给自足,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也决定了中国市场一时不可能完全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同化。但英国人将英国货物的滞销归咎于中国市场开放不够大,他们酝酿发动下一次战争。

1854年,英国在《南京条约》期满12年时借口“修约”提出了新的侵略要求。两年后,美国借口1844年签订的《望厦条约》已期满12年,也在英、法支持下提出了“修约”,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列强的“修约”讹诈被清政府拒绝。恰好,在1856年10月,一艘中国籍走私船“亚罗号”在广州被官府查扣,英国领事巴夏礼借此大做文章,硬说“亚罗号”是艘英国船,并诬蔑广州官府侮辱英国国旗。而广西又发生了一名作恶多端的法国神甫马赖被处死一事,法国人也借此大做文章。英法两国分别派出军队组成联军直扑远东而来。

由于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昏聩“六不”政策,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被俘。但英法联军却在广州陷入了当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汪洋中。为避免夜长梦多,联军离开广州远上天津,攻克大沽,清廷慌忙派人前往天津与之议和。

谈判桌又成为列强向清廷榨取权益的舞台。在俄、美两国假惺惺的“调停”下,清政府被迫同意了公使驻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同意外国人进入内地游历、传教,允许外国商船进入长江各口岸、赔款等一系列条件,签订了《天津条约》。

然而,这些条件在英法看来远远不够,咸丰皇帝也对其中“公使驻京”等条件耿耿于怀,在他看来,天子脚下出现这群“蛮夷”的公使,无异于奇耻大辱。于是,一场围绕“换约”的纠纷使战端再开,英法两国坚持入京换约,在大沽口遭到僧格林沁指挥的清军一阵迎头痛击。1860年8月,英法决意扩大战争,增派军队进入渤海湾。8月中旬,英法联军在塘沽用火器击败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并完成对大沽炮台的合围。到8月底,大沽、天津相继陷落。咸丰皇帝于9月22日离京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于10月占领北京,并洗劫烧毁了清朝皇家园林的典范 圆明园。

10月底,咸丰皇帝留下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 在英法联军的刺刀下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除《天津条约》所有条款继续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商埠,同时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英国还强迫清政府割让九龙。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进一步确定。在此期间,俄国又借《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攫取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