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明帝国的短视:海上贸易兴盛与衰败(1)

第二回:明帝国的短视:海上贸易兴盛与衰败

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朝贡贸易”就是如此,给他人做嫁衣是其最终归宿。它的主要目的是政治的和军事的而非经济的,因此,它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少,仅仅是副产品而已。与“朝贡贸易”如影随形的海外贸易政策就是“民间海禁”。这一问题,成为现代许多人批评朱元璋的主要口实。其实,将问题全都归咎于朱元璋个人,既简单化又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的“海禁”有其不得已的一面,甚至有其正确的一面。问题就在于,日后的皇帝们特别是中后期的皇帝们,在享受、腐败方面敢于违抗“祖制”却对“海禁”不敢进行改革。而有些皇帝例如嘉靖等却在严重问题出现后,将问题的根源锁定在了“海禁松弛”上,从而更加严格执行“海禁”,导致倭寇疯狂侵扰东南沿海数十年。

朱元璋禁海的八大原因

鄱阳湖大战

公元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上,火光冲天、杀声阵阵,兵士的吼叫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下燃烧的战船纷纷沉没。朱元璋站在战船上冷笑着透着骄傲,陈友谅则满脸愤怒透着无尽的伤感。当年,庞统献连环计,曹操八十万大军在赤壁灰飞烟灭。现如今,陈友谅领兵60万对敌朱元璋20万。万不想,巨大的战船被困在湖内,进退不能。火箭嗖嗖地飞,陈友谅的心则冰冷冰冷的。

陈友谅抹了一把鼻涕和眼泪,对手下众将说道:“今我战败,日后恐不能再生。尔等勿念我,速速逃命吧。今日看来赵普胜说得是对的,是我过于疑心。尔等替我照顾好他的后人。”众将无不涕泪横流。陈友谅继续言道:“我等造船技术优良,楼橹可高十余丈,放眼天下,无人能够比肩,日后尔等兴盛也全倚赖于它,不可忘记!”

众人点头,就在这时,忽然,一支冷箭射来,一代枭雄“哎呀”一声倒在了甲板上。

1367年,朱元璋挥兵平江。东吴王张士诚率众死守城池。也许有人说,张士诚心无大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也是个英雄。张士诚手握残剑,手里提着一只肚子饿得瘪瘪的老鼠。“各位兄弟,张某起兵抗元十四载,不想今日竟死在朱元璋手中。平日张某胸无大志,只求让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安宁。今日粮已尽、草已无,战马皆为肚中之物,只能以老鼠充饥!各位,若有离我张士诚者,我绝不阻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