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候喜率军民25万人失踪之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兴起了奥尔梅克文明,而这一文明与殷商文明极为相似。攸侯喜之所以跑到美洲,其原因可能就在于从山东半岛坐船想回辽东,那是商人的根据地,可巧路遇大风,最终迷失方向漂到了美洲。
郑和的“中式地理大发现”代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无论中国人以后是否重视海洋经济,以中国人的本性根本无法实现“欧式地理大发现”。明朝中后期一些帝王之所以支持“海禁”,并不能排除“欧式贸易”中的负面因素:种族屠杀以及奴隶贸易。很难想象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所作所为,在中国就不会出现。“欧式贸易”的“原罪问罪”被人集体忽略了。
现在,我们就简单回顾一下“欧式地理大发现”实现的历程。
在“欧式地理大发现”之前,东西方商路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中国——中亚——里海——黑海——小亚细亚——西欧
第二条:中国——波斯湾——两河流域——地中海——叙利亚——西欧
第三条:红海转陆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两河流域——波斯湾——中国
明朝时,红海这条路被阿拉伯商人控制,地中海则被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垄断,中亚黑海则被蒙古人垄断。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影响地中海贸易,欧洲人对三条商路都逐渐失去了控制权。与此同时,在欧洲从王者享用到日常商品交易对黄金的需求量大增。但此时,欧洲的金矿产量逐渐减少。关于欧洲人对于黄金的需求,哥伦布曾在日记中说:“谁有了它,谁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而这时,“地球是圆的”的地理学说日渐得到承认,航海技术大进步特别是中国的罗盘针在13世纪传入欧洲,万事俱备只欠有人敢于冒险了。1415年葡萄牙人攻占了非洲的林达城后,1419年占领了马德拉群岛,1432年占领阿苏尔群岛,1445年占领佛德角,70年代占领几内亚,1487年到达好望角(其实郑和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到达了好望角)。由此,开始了地理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