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殉国的消息两月后才传至我国,上到我主下到普通官员都心痛异常。我等实在想不出,大明为何会亡国,看来,多是你等误国害君呀!”
那位礼部官员听闻,泣血而晕倒在地。自此,便有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崇祯的忌日,朝鲜国王都要暗中为之祭奠,更有甚者还将崇祯的年号一直暗中使用。当大部分中国臣民已经忘记了大明的时候,在朝鲜却有一大批人仍在想着明朝。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有人曾经以“血浓于水”来形容,这一点也不过分。早在商朝,纣王的叔叔箕子便在亡国之后来到了朝鲜,对这个地方进行了文化改造,史称“箕子朝鲜”。尽管两国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摩擦,但正如亲兄弟都难免动手一样,这种情况很正常。在绝大部分时期,两国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明朝也不例外。明朝刚刚建立,朱元璋便在洪武元年(1368年)12月,派遣符宝郎偰斯出使高丽。
他第二年四月来到高丽,送给国王王颛绫罗绸缎40匹。一个月后偰斯要回国,国王王颛送他鞍马、衣服不要,宰相他送人参、药材不要,最后,王颛命文臣写诗赠送,偰斯真正做到了朱元璋“不拿一针一线”的要求。高丽王王颛同意停止使用“至正”年号,断绝与蒙元的政治联系,并奉表来朝。八月朱元璋正式册封王颛为高丽王并赐金印、诰文,并赐大统历一本、锦绣绒锻十匹,赐给太妃和王妃金锻、色缎、线罗各四匹,赐给积极主张断绝与蒙元的关系同明朝建立关系的高丽相国辛盹、侍中李春富、李仁任色缎、线罗、纱各四匹。
为了让朝鲜彻底脱离北元姻亲关系的羁绊,对于朝鲜的朝贡礼品,朱元璋经常说:只要土特产就行了,礼轻情意重嘛。我们自古都是好邻居好伙伴,不用这么破费。后来,对高丽的贡品只接受一些土特产,其余金银宝物、贵重布匹和动物毛皮等一律不要。
朝中贸易主要有四种类型:朝贡贸易、和买贸易、使臣贸易和民间贸易。前三者都具有官方贸易的特征,民间贸易由于中朝两国相似的贸易政策,逐步转变为边境的民间走私贸易和边境的民间互市贸易。
朝贡贸易一年三次,分别是皇帝的生日“圣节”、太子的生日“千秋节”,以及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的“正旦节”。一年三贡成为明朝藩属国中的绝对特例,一直存在于整个明朝统治时期。高丽入贡的具体路线是:从开京出发,经朝鲜半岛西海岸中部的礼成江口,渡黄海,抵达长江口的太仓,进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