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则逃到海上当了海盗,在一次抢劫中被打死。
唯有留在家中的丁四性命稍长,娶妻生子。但在一次水灾中,儿子被大水冲走生死不明,妻子则被水灾之后的瘟疫夺去了性命。丁四苟延残喘又过了八年,35岁那一年遇大旱,被饿死在家中。不过,临死前他听说了一件令他兴奋的事儿,他那被大水冲走的儿子没有死,在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做仆人。被冲走的那一年孩子5岁,如今已经13岁了。丁四在微笑中逝去。
不要以为上面的故事是纯粹的瞎编乱造,这是有历史根据的。明代中后期,普通百姓其实就生活在这样的境况中。
明代中后期朱元璋盐政体制失败,各种盐业改革措施纷纷出笼。然而,无论怎么改革,百姓的命运仍然是悲苦的,为了几两银子就会铤而走险,从而不断上演人间惨剧。
朱元璋的盐政体系是盐业走私的根源,中后期的各种修修补补式的改革,根本解决不了盐业走私的问题。那么,有明一代盐业的改革历程怎样?
明初,盐的运销分为两大系统,引盐系统、票盐系统,它们都有官盐、商盐(客盐)之分。引的含义就是凭证,引目由工部进行制版(铜质),宦官掌握出入,户部盖章后发给盐运司。因为明初战争仍在继续,所以,朱元璋便借助商人之手施行开中制。由商人运粮到边关各镇,边关验收粮食后,由仓管粮郎中发给勘合证明,拿到盐运司进行比对照磨后发给盐引,商人按照盐引领取食盐进行批验后,按照指定销售地区销售食盐。
盐引分为大引和小引,一般规定是400斤、200斤,但由于各地度量衡较为混乱,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统一为200斤,但随后又改为400,不久又改为200斤。但到了明末,各地标准又开始不一样,200斤、300斤、400斤都有。
开中制虽然给明代边关稳定、国家税收带来了好处,然而,由于运粮到边关路途遥远、花费巨大,许多商人无法涉足。只有那些距离边关较近省份的商人获得了大利,例如陕晋两地的商人。陕商在是开中制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对它也最支持。
直到嘉靖十六年(1537年)这种状况才出现了转机。这一年,巡按浙江御史李遂建议,因为商人在崇山峻岭间运粮实在辛苦,请两浙的黄岩、长亭、杜渎三场的盐商不必再运粮,而是到收税所按照每百斤税银二分的税率缴税,然后去干白水溪、清溪镇、宁海县三地领取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