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饭量不只是胖人的事。不论是中青年人还是老年人,不论有没有肥胖症,控制饮食至少会使你远离代谢综合征的侵扰。研究热量与衰老超过50年的悉尼大学教授亚瑟·埃弗瑞特说:“不论大人、小孩,就是没有任何肥胖症状的人,也应从现在开始减少食量。”他认为,如果做不到减少20%的饭量,那也至少该减少5%,饭吃七八分饱就要停止进食了。
以往大家都觉得,吃饭时有了饱的感觉才可以放下筷子,其实这时早已超标了。长期让自己处于饱的状态,人体对食欲的调控机制就会慢慢失灵,对饱的感觉会变得迟钝,就会陷入越吃越胖、越胖越吃的恶性循环。
在我国,在外就餐的人和家庭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热量摄入超标也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可以说,只要你在外面吃饭,热量超标就是必然的。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1/4的职场人士每天都会在外就餐。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合计也超过了23%,虽然不像美国那么多,但也为慢性病提供了大批的“储备军”。
既然在外就餐不可避免,而9200万糖尿病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2007年数据)、超过2亿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又迫在眉睫,我们在加强营养教育的同时,更该督促餐饮和食品制造企业发挥责任心,为大众提供小份的菜品和小包装的食品。同时,就个人而言,应根据运动情况来调整饮食的量。基本不运动的人,就该在嘴上省省了。
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限食养生的谚语:“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少吃香,多吃伤”、“欲得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每餐八分饱,保你身体好”、“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等等。中外许多长寿的健康老人几乎都遵循“不饱食”这一科学的饮食观。
不饱真为却病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说:“食能养人,亦能伤人,取养之道贵在有度。”我国宋代伟大诗人陆游说“多寿只缘餐饭少”,这是他长寿的经验之谈。陆游出生于仕宦家庭,一生不愁衣食,然而他在饮食上,从来不过饱,少吃盐,以素食为主,多吃野菜,常喝粥和羹(菜汤)。他在《居室记》中说:“朝晡食饮,丰约惟其力,少饱则止,不必尽器。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主张少食餐饭,反对暴饮暴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起居饮食每自省”。
其实,“多寿只缘餐饭少”,主张节制饮食,历来是我国养生界的共识。《黄帝内经》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管子说得明白:“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苏东坡在《养生颂》中也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许多长寿老人也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印证这一养生之道。如寿至83岁的清代“文豪寿星”袁枚在自己的书房中高挂的楹联是“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年逾九秩的中科院院士张光斗就说,益寿要“以多餐少食为佳”。百岁老人、国民党元老张群在《自勉歌》中云:“饮食不逾量,作息要均衡。”另一位寿过110岁的陈椿先生撰写了《人生一百二十岁》的书稿,其总结的养生经,其中一条就是“穿衣三分冷,吃饭留点饥”。
那么,节制饮食为什么能延年益寿呢?古话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原来终日饱食会使血液过久地滞留、存积于胃肠组织内,致使大脑缺血、缺氧,妨碍脑细胞发育,降低智商,致使大脑早衰。日本关东大学临床调查研究发现,30%~4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其病因与其年轻时食量偏多有关。美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两组猴子,每组各100只,一组任其吃饱,一组控制饮食。10年后,敞开吃饱的一组,死了50只,其余活着的也是胖猴多、病猴多;而另一组猴子苗条健康,很少生病,才死去12只。可见,注重口福,就会发福,易生“富贵病”。著名营养学家、百岁老人苏祖斐曾说:“吃得少,体内残留的食物毒素就少,胃、肠、肾、肝、心的负担就少,这对健康长寿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