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8)

王小帅: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的需要被单一化了,其实现在观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很丰富,但是因为某一种急功近利的影片使这个市场被单一化了,大家只能看到单一化的电影,很多电影都只是简单的娱乐化的,这些都是不好的。

有一件事情我非常清楚,《青红》在国外发行以后,有一个意大利的陌生朋友,年纪大概50多岁,男的,给我发了一个E-mail说:“我必须要告诉你,我看了你的《青红》,非常感谢你让我经历了一次悲伤的旅程。”看到这个我觉得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就是他把看一次悲剧的过程拿来告诉我,谢谢我,因为他欣赏了这个,因为你给了他这个,他在欣赏悲剧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某种情绪的满足。所以每个人的多元化的需求是存在的,我觉得地球上其他种族的人群,其实他们都有悲剧发展的历史,他们也都有在现实压力下对喜剧的需要,可是整个文化发展史里面,都有悲剧的发展史,都有承受悲剧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我们电影也有一部分的责任,也不能放弃,就是电影的严肃性。电影是传递信息的,传递文化承载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而不单单是把电影当成投资人拿来赚钱的一种工具,所以我们要多方面地看待各种类型的电影。

彭浩翔:我觉得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环境是很好的,票房越来越高,所以大家都在看中国市场。很多西方的电影公司也来到中国发展,也是看中这块票房。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思想,就像吴导演讲的,我们不能只专注在本土市场的娱乐,这个是比较简单的娱乐,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感动观众的,其实基本上它应该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感动人的,不同文化的人都可以被感动的。我们看西方的电影,其他国家成功的电影来到这边我们还觉得感动,但是中国的情况是在内地市场可以拿到很好的票房,但是在外面就没有办法卖,因为它完全专注在内地市场。波兰有一个作家说过,一个艺术家做一个艺术作品不只让你的民族去看,如果你做了一个只有你民族才可以看懂的东西,其实你是对不起你的民族,会让你的民族越看眼光越窄。我们当然要关注本土市场,但是我们不要放弃跟其他国家沟通的机会,因为一个电影不应该限制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何 平:其实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把我们的电影放到国际市场去,对于中国的文化、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自己的种种都是一种很好的推广和输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有DVD、VCD以后,大量的盗版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这种进入培养了很多好莱坞观众,因为他们在盗版市场看好莱坞电影。所以在盗版的过程中,获利最大的还是美国人。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影片对于海外的输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每个导演都希望把身边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感受讲给全世界听,这才是一个好的导演。

下面我们是自由讨论时间,下面的朋友有什么问的吗?

现场对话

观众提问:吴导,我是一个电影新人,吴导当年在香港影坛很不顺利,我想问一下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怎么样去战胜自己,走出低谷坚持到底的呢?

吴宇森:有两点很重要,第一个是坚持,另一个是朋友。当我成为票房毒药的时候,在1985年之前,有好几年我的电影都不卖座,甚至有一些朋友都跟我说应该要退休了,因为我赶不上潮流,也有人跟我说应该看人家流行什么自己去拍什么。但是我相信我是一个好导演,只是我所想要拍的东西机缘还没有到。在我当红的时候我帮助过徐克,到他红了,成名以后我倒霉了,徐克反过来帮助我,所以有这样很好的朋友极力支持我拍电影。《英雄本色》本来是别人的剧本,但是徐克建议我把自己真的感情放在这个电影里面,坚持自我的个性,在当年警匪片是没有人这样拍的,所以朋友和自己的坚持是很重要的。拍摄的时候我让周润发把我的感受演绎出来,就是一句话:“我永远不会让人用枪指着我的头。”这两件东西让我继续坚持下来。电影里面有一段周润发和狄龙两兄弟的感情,这其实就是我跟徐克之间的感情,所以我觉得把真实的感受化解在里面是很受欢迎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