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老师怎么办?

[延伸阅读]孩子不喜欢老师怎么办?

刘先生想尽一切办法为女儿妮妮选择了一所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读初中,没料想原本爱学习、成绩不错的妮妮入学不到一年,家长就接连被老师“请”到学校,核心话题是妮妮的数学成绩持续滑坡。

刘先生在与妮妮的谈话中发现:妮妮的成绩下滑和她与数学老师的关系不佳有关。妮妮反复强调说,一看到数学老师就烦,根本就不想听数学课,也不想做数学作业。

刘先生反对她说:“我认为你们数学老师特别负责任,是个优秀的教师。你怎么就会不喜欢呢?”父女二人因此发生了争执。

孩子不喜欢某学科教师,会直接影响到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当家长知道真相后,想尽一切办法劝解孩子,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面对孩子不喜欢老师这一事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查找原因,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倾听,了解孩子不喜欢老师的真实原因。如:受到了老师不公正待遇;老师冤枉了自己;被老师批评和处罚;上课不被提问;未被任命为班委;座位安置不当;提意见未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因课堂纪律问题被老师严厉批评;老师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时代感,讲课不生动,表达方式无趣、乏味、单调;等等。孩子不喜欢老师,而后可能产生怨恨情绪,耿耿于怀,情感渐远。

在倾听过程中,家长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尤其是与孩子情感相对立的时候。当孩子谈到老师某些方面不好时,若家长用一种成人的眼光看待事件而立即否定孩子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势必引起家长与孩子的冲突。

下面以孩子被罚抄写单词为例,说明家长以不同的态度说教或引导可能导致的不同结果。

情景:孩子生气地说:“百词测验,我错了5个单词,英语老师罚我每个词抄写10遍,太可气了,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亲子对话示范如下:

模式一:

家长:“如果你都对了,老师还能罚你吗?还是你学习不用功、不扎实。”

孩子:“行啦,您总是这样,和您说话真累,算我什么也没说。”

评价:家长否定孩子,形成亲子对立,也未改变孩子不喜欢老师的状况。

模式二:

家长:“老师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你好?如果是我,感谢还来不及呢。我看你就欠再抄上十遍二十遍的。”

孩子无语,转身离去。

评价:家长否定孩子感受,貌似站在老师的立场教育孩子,实则将孩子推到更孤立的境地,最终反而会引起孩子对老师和家长更强烈的反感。

模式三:

家长:“英语单词就需要多记,重复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你多写几遍就一定能记住了。”

孩子:“你知道我还有多少作业吗?晕!!!以后什么都不和你说了。”

评价:孩子不能接受家长的简单说教和指挥,引起沟通不畅。一般而言,家长采取以上的方式,本意是为了教导孩子,让孩子尊重老师、欣赏老师、喜欢老师,但事实上,这样未必能起到说服的作用,还可能令亲子矛盾激化。建议家长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引导,让孩子体验到老师做法中有益的一面。

沟通模式可设计为:

家长关注地说:“错了5个单词,老师罚你每个抄10遍。”(重复孩子的话,表明家长在认真倾听。)

孩子回答:“是啊。我每天一大堆作业要做,再加上这些,烦也烦死了。”(孩子感觉到作业量太大,希望老师少留作业,尤其不要再被罚。)

家长同情地说:“是啊,每天都有作业,如果是我,也会烦心的。其实,我上学的时候,面对每天大量的作业,与你是一样的感受。真想高喊‘给我一天没作业的时间吧!让我玩个痛快吧!’”(家长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您上学时也是这样?”

家长引导说:“是啊。不过幸好遇到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不然,我可能与其他同学一样,不能走进大学校门了。”(引起孩子对问题进一步探讨的欲望。)

孩子:“你们老师怎么负责任了?”

家长:“当时我们也认为老师在罚我们,不会的题目他要再做几遍,出错的卷面,要反复练习。有的同学因此对老师有意见,不喜欢老师,结果功课越来越差。”(再次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那您对老师没意见?”

家长:“和你现在一样,也不满意,毕竟我也想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但想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做得更好,老师就没机会‘罚’我啦。于是,我更努力,老师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一点,直到今天也是一样吧?于是,我才有机会顺利地考入大学。而和老师闹别扭的同学,还以为自己是为老师学习呢,不喜欢老师,就不喜欢那门课。结果,他们的成绩越来越糟,别说进大学的校门,就是高中毕业,还有几个补考的呢。我的体会是:重复可以令记忆更深刻,这也符合记忆的规律。明天我找一本《记忆心理学》的书,你看看,也许会有些帮助噢。”(不知不觉间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化解了他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其次,家长应鼓励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尊师重教,并以身作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拜访自己的恩师,为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可以时常打电话问候老师,并在家庭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回忆上学时的情景。

家长逢年过节或在其他特殊的日子里可以为老师寄送礼品,同时引导孩子在“教师节”等节日里,亲手为老师制作一件小礼品。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提醒孩子是否需要购买一些小的纪念品送给老师和同学。

在家庭中不要对老师进行恶意的评价和指责,若个别老师确有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应采取正当的手段解决和处理,而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毕竟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判断还受到情绪的影响,一名老师负面因素的影响,可能致使孩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而怀疑其他老师品质,或者对老师这一群体产生很深的误解,这将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三,给孩子做老师的体验,提升孩子对老师工作的认识。通过给孩子体验老师工作的机会,使其明白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难处,从而使其体悟到老师工作的辛苦,达到将心比心的目的。

有的孩子在计算机方面有超强的本领,家长不妨请孩子做自己的老师,让孩子教自己编程序。有的孩子是游戏高手,家长可虚心向孩子请教,并让孩子设定多长时间教会什么内容,达到何种状态即可“毕业”。让孩子感受一下教一个不能“毕业”的学生,他会有什么感受。

家长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假期,为孩子提供担任低年级小朋友家教的机会,这样可以帮他们更真实地体验到做老师的滋味。

通过实践,促其感知,使之悟出老师工作的特点,增加对老师的理解,达到引导其喜欢并欣赏老师的目的,以促成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四,适时与教师沟通,借助教师的力量,引导孩子。家长可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了解孩子在老师眼中是什么样的,也可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渴望和需求,说明希望老师如何配合家长教育孩子。

如若自己的孩子特别渴望被老师表扬,家长可以与教师沟通,询问班上哪个同学表现很好,哪些同学时常受到教师的表扬,表扬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样一方面家长可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某方面的训练,使之获得教师的好感;另一方面,可告诉教师:“您在表扬某某同学时,我的孩子为他感到高兴。他心中一直渴望,如果老师表扬的是他,那该有多好啊。”

如果孩子性格偏内向,上课担心回答问题出错误,又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不妨直接告诉老师孩子的顾虑和担忧,请老师提问孩子时给予较多的提示,使孩子体验到回答正确的喜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老师在对学生管理和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时间紧张、工作量大、事务繁重等多方面因素而不能像家长呵护一个孩子一样对待一个班的每一个同学。因此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需要,征得老师的同意后,借老师的口吻以书信的形式将孩子的优点描述清楚,请老师签名,以鼓励孩子,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家长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以老师的语气方式写一封信给孩子,表达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描述孩子的优点和对他的期盼,经老师认可后再转发给家长,家长和孩子共读这封“老师的信件”,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将对老师的“不喜欢”转化为欣赏和感恩。

总之,孩子不喜欢老师,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业成绩,进而可能失去升学的机会。当家长得知这一事实后,不要贸然冲动地指责孩子和简单说教,而需以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借助多方面力量,激发孩子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并由此使之产生学习的激情、发挥出学习的潜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