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年间,司马光经过19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巨著规模空前宏大,共294卷,计300多万字,记录了从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十国的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的1362年的历史进程和史实。对于《资治通鉴》的编撰司马光可谓是用心良苦,他翻阅古书,反复审核其史实性,最终完成了这部历史经典著作。《资治通鉴》的意思就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主要是用历史上众多帝王的得与失,以及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借鉴,以使历代帝王更好地统治未来发展变幻的社会。
《资治通鉴》涵盖了历史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历史人物等,还有司马光对这些内容进行的合理的评价和分析,以从各个朝代的兴衰变化中分析其原因并给后人以警示。因此《资治通鉴》是从宋朝以来,历代帝王悉心研究和苦读的历史读物。书中着重记载了在1362年的历史中,那些开明的君主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并把其中的丰富经验全部记在了书中,因此,后来的很多帝王看了《资治通鉴》就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资治通鉴》中,尤其是对汉唐的盛世状况着墨较多,其繁盛的原因以及在那期间君主贤明的统治和治理,对后人很有启发和帮助。
司马光对历史上的君主分析得有理有据,在《资治通鉴》中都有所体现,让人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贤良的君主要想不让自己重蹈亡国之君的后尘,就要努力地学习和借鉴那些创业之君、守成之君的治国方针,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从历史上来看,宋朝以后,先后出现了众多的创业之君和守成之君,比如朱元璋、努尔哈赤、康熙、雍正以及乾隆,这些开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正是吸收了《资治通鉴》中那些朝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和其中的治国智慧,才能创下盛世,尤其是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的每个皇帝都十分勤政爱民,自我修养已经到达了高峰,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所不曾做到的,而且在康熙时期,不管是对人才的重用还是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治理,较以前的朝代已有很大的进步。康熙还多次下江南,切实地考察百姓的生活和状况,及时地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作出规划,还大力严惩贪官污吏,整治官风,对当时的繁荣盛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治通鉴》不只是在教历代的统治者如何治理好国家,其中也总结了反面的历史教训,这些历史教训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智慧,因此有时候《资治通鉴》就像是统治者的一面镜子。《资治通鉴·梁纪》中记载了梁武帝的亡国事件,梁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注重孝道,并且宽厚仁慈的君主,他非常勤政,自幼知书达理,勤学好问,因此知识渊博的他是很多人心中开明勤政的好皇帝。梁武帝还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而他对佛教的崇拜和仰慕已经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梁武帝曾经三次舍身佛门,最终还是在大臣们的帮助下才得以走出佛门,但他还是不忘佛经,整日念佛。
可能是信仰佛教的缘故,梁武帝为人更是宽厚仁慈。然而也正是因为梁武帝过于宽厚仁慈,国家才会出现一些难以整治的状况。一些贪官污吏看透了梁武帝的宽厚仁慈,于是肆无忌惮地对百姓横征暴敛,强加剥削,他们甚至公开行贿,甚至谋反。梁武帝面对那些谋反忤逆之人时,每次都是不忍严惩,还会流着泪原谅那些贪官污吏。这样一来,贪官更是横行霸道,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多。这些梁武帝都看在眼里,也明白国家日益败坏,但是由于他深信佛教,慈悲为怀,于是任由其发展下去,时间久了,最终不但贪官横行,百姓民不聊生,还走上了亡国之路,导致了“后景之乱”,而他本人也成了阶下囚。
《资治通鉴》之所以会讲这个历史事例,就是为了让后人明白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梁武帝的一味仁慈和宽厚不但没有使自己的国家强盛和繁荣,反而走上了灭亡之路,这正是由于梁武帝没有正确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宽厚仁慈是佛教的思想,但是梁武帝没有真正体会到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性。
尽管《资治通鉴》可以将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然而这其中的智慧对成功者来说也仅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成功的人能够正确客观地审视自己,还可以从中看到错误的原因,找出正确的做法,这才叫做以史为鉴。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很客观的评价和叙述,并且在其中点明了历史发展事件中的一些必然的存在因素,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让后来的统治者可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国篇》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