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儒家文化无疑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今天我们都会将古代著名的知识分子称为大儒。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中,儒家文化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期间经历了起起落落,但在汉武帝时期,终于被推举到最为崇高的位置上,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可见,儒家文化对于治理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说到儒家思想,便不得不提我国古代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便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称为孔圣人。可以说,孔子之前的千年文化为孔子所传承,孔子之后的数千年文化又依赖其开创,可见孔子的历史地位之重。孔子一生十分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用现今的话来讲就是非常重视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他要求自己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别人要讲求宽厚博爱。在他的眼里,“仁”和“礼”便是儒家思想的根基与核心。所谓“仁”,也就是“爱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富有爱心,全心全意去爱别人,这样就能够将其感化,从而对自己做到推心置腹。他除了对自己这样要求以外,还主张当时的统治者也能够推行仁政,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所处的历史年代为春秋末年,有一句话是形容这个时期的社会状况的,那便是“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当时正值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过渡期,周王朝的统治力量日益衰弱,诸侯手中的权力却与日俱增,政权随之分化,诸侯割据导致的严重后果便是社会动荡,为了权力和财富,君臣、父子、兄弟间的自相残杀也越发频繁起来。社会现状决定了思想意识,孔子眼看着周王朝山河凋敝、民心渐乱、礼仪尽失,于是便一心想要恢复“周礼”,让人们重拾宽厚仁爱的风尚。他认为,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让天下恢复和平,重归大同,使世人得以生息。因此,儒家的思想便必然要以“仁”“礼”为主。
孔子不仅是思想家,同时也是教育家,他一直致力于教化世人,因此门下弟子众多,有三千人之众。孔子的弟子中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各个富有才德品行,这不得不说与孔子的诲人不倦有很大的关系。孔子的教育理论成熟而先进,例如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作为当代的领导者,领导干部们想要对下属或群众进行成功的指导,可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师授予人的魅力中得到一些启示。另外,领导也是凡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定然也有不懂之处,所示还应该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前半生还十分热衷于入仕,因此也可算是一位政治家。他对于治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孔子不但讲求以德治国,同样也注重法治,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孔子想法独到,这一点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在孔子治国的思想中,仁学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的,这里的“仁”已经超越了普通的道德层面,上到君王,下到黎民百姓,都受到“仁学”的约束,已经隐约有了法制的概念。另外,孔子也讲究立法,在刑罚的设立和量刑方面,孔子也采用仁学的思想。孔子十分赞同当时的“重民思想”,他将自己的仁学不断向其靠拢,并肯定劳动人民的价值,认为君王的统治是依赖于天下百姓的。孔子的仁学主张爱人,爱一切人,这便是一种博爱,是不含有功利性质的纯粹的情感。不过,孔子所提倡的仁,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恢复周礼,因此,在人与国的天平之上,孔子选择了国家。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在之后的几千年里,无论朝代怎样更迭,封建统治者们都大力推行孔子的“仁学”,儒家学说也成了封建君王巩固其统治的奠基石。当代领导干部在理解孔子的仁学之时,不光要将爱己爱人的思想身体力行,同时还要搞清人与国之间的关系,当人与国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矛盾的时候,领导者应该考虑清楚自己的仁最终应为谁而服务。
孔子除了提倡仁学、讲究以仁治国之外,还主张以德治国,用好的德行来解决人们之间的冲突。谁的德行好呢?贤人!如果让贤能的人、品行好的人来掌握权力,处理政务,这样便能够更好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这样的理论便对统治者有所要求了。为官从政之人,首先要做到的一点便是品德要过关,品行好的官员自然能够以理服人,能够用自己的德行感化民众,受到百姓的敬佩,官民感情和睦,对国家社稷的发展就大有裨益。而不能做到以德治国的统治者,凭借手中的权力,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的时候,势必会对民众采取暴力,这种霸道的行为并不能为人所信服,民众只是暂慑于执行者的威压手段而不做声罢了。这样就会产生民怨,天长日久,积怨愈深,总有到极限的时候,一旦民怨“决口”,一齐爆发之时,其力道之大统治者是根本无法予以阻止的,因此领导干部平时的品行就十分重要了,一定要避免横征暴敛,刑罚要有理有据,不能过于严苛。只有自己有德才能管教下属,德行的传递首先就需要在领导干部这里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