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武器

蒙古基本被打服了,一个个看到李成梁就鞠躬。

但任我行前辈教导我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

首先不服的就是王杲。

这两年李成梁光顾着跟蒙古人打来打去了,女真乘机发展壮大。

前面我们说了,王杲本来在女真各部落里就比较显眼,不找事李成梁都想收拾他,何况现在居然还敢跳出来公开叫板。

啥也别说了,开打吧!

万历二年,王杲首先挑起战端,进犯辽阳、沈阳。

李成梁比较生气:我还没动手,你倒先打上门了,不给你点教训看来真不行了。

李成梁手下的辽东铁骑那可不是吃素的,人手一把三管火枪(三眼神铳)。

关于这个玩意非常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不然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人除了会用火药造鞭炮以外不会干别的。

三眼神铳在当时来说,那绝对是比较科幻的武器。

全枪长大概一米二,由纯铁打造,重约15斤,有三个枪管,以燧石击锤点火的方式发射。

如果你看到这,觉得也就一般,那我告诉你,科幻的在下面。

它的三个枪管可以旋转发射,一枪打完,另一个枪管自动转到击发位置,原理和今天的转轮手枪一样,打起来都是连发,并且还有准星,平射距离可以达到50丈。

50丈是个什么概念?大概等于今天的150米!

据我所知,今天我们看到的手枪,大部分的有效射程只有50米左右,个别强悍点的如“沙漠之鹰”也就100米。

神铳的子弹也不是我们今天的子弹,是一种类似开花弹的玩意,一打就是一片,杀伤力极强,打不死你也穿你一身窟窿,抬下去光取子弹就把人取废了。

子弹打光了怎么办?临时塞火药肯定来不及。

问的好。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本枪的发明者早已经想到了。

刚才说了,这神铳是纯铁打造的,并且枪管又短又粗,枪柄又长又细。子弹打完了,不用变形,直接就可以当榔头用。榔头啊,同志们,还是纯铁的,那个击打效果……我不说了,各位自己想。

几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用这东西上阵杀敌,今天想起来仍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来武器装备这段到这就算完了,但有朋友问我,人家拎把锋利的马刀,难道斗不过你这铁榔头?

这个武器发展史的问题,真是有点复杂,但为了避免有人跟我较劲儿,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

大家都知道,要说最锋利的刀,那日本的武士刀应该能排进前三名。

武士刀虽然在日本被捧成天上有地下无的神刀,但其实也并不是太神秘。它的原形就是中国唐代的唐刀,在日本经过改良后被称为武士刀,也叫发刀,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说老实话,光这个名字我就念了好几遍才算通顺地说出来。如果哪位想造一把玩玩儿,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为这种刀从前期制造组装,到后期维护保养,复杂程度能把你折腾得生不如死。我见过小作坊土造的手枪、长枪,就工艺水平来说基本都能造得比较靠谱,但我到现在为止,没见过谁在家造武士刀的(日本的专业刀匠那是另外一回事)。

这种刀自然是不适合批量生产的,无法批量生产就无法装备部队,无法装备部队那对于国家武装来说就没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在唐代中国就放弃了唐刀研发的原因。

日本人把这技术学去后如获至宝,充分发挥死心眼精神,终于把武士刀造到了极致。

当然,就是在日本也不是谁都用得起,只有比较有钱的武士啥的才能弄一把,还要传家,老子死了儿子接着用,除了有纪念意义外,恐怕没钱造第二把也是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快刀对榔头的战场效果。

我小时候听评书,从三国到隋唐,凡是驰骋疆场的大将,一般来说,不是拎俩大锤,就是扛把宣花板斧。拿把剑或马刀就上战场的,我就只听说过刘备刘皇叔。不过人家老刘一般不动手,这种粗活都是关张赵马黄干了,他的剑就是个摆设。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冷兵器时代的大兵团作战中,你手里的家伙锋利不锋利根本不重要,分量才是王道。特别是骑兵,冲击力的作用远远大过技巧。

马刀对榔头?

笑话,一榔头下去刀都不知道飞哪去了,捡回来估计都要回炉,早成锯条了。

看完上面,大家应该对李成梁手下这帮铁骑的战斗力有个基本认识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