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5)

地势逼仄,石质坚硬,或许这还不是郭亮村人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四壁合围的太行山,使郭亮村自古以来就只有一条叫“天梯”的通道与外界连接。这条所谓的天梯,是由700多级参差不齐的石头台阶构成。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最早开凿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后,历代不断修修补补,但始终是一条险路:最宽处不超过1.2米,最窄处只有三四十厘米。许多地方,由于过于陡峭,下山时,远远看去,走在后面的人像走在前面的人的脑袋上。在这条天梯上,能看到不少基石已经因为年代悠远而被来往的行人打磨得十分光滑,原本厚实的花岗石,也被磨得只余下薄薄一层。

在宋保群的回忆中,关于天梯的记忆无疑是辛酸的。他上初中时,隆冬飞雪,天梯被淹没在冰雪中,他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急着赶往学校,在下天梯时不慎滑倒,在即将坠入深谷之际,幸好被山崖里长出的一株野桃树挡住,从而幸免于难。最麻烦的事则莫过于有人生急病。要把一个重病人送下山,需要16个壮劳力协作才能完成:首先把病人五花大绑地捆在担架上,再用绳子把担架从上往下,一点一点地放,下面则由另外的人小心地接着。那时候,从郭亮村到最近的南寨镇,短短的4公里,最快也要6个小时。很多时候,病人还没送到医院,路上就断了气。村民李章锁补充说,他的大嫂就是患了脑溢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去世的。宋保群记忆尤其深刻的是,有一回,一个重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不得已,必须把他的遗体弄回山上,但山路太陡太窄,他只好把遗体背在背上。死者的头耷拉下来,在他的脖子上一下接一下地擦,以至于后来好多天晚上,他都要做噩梦。郭亮村的农户们,家家户户都养猪,但在以前,郭亮村的猪最多只能喂到128斤--这是当时出售给国家的重量底限--就必须赶紧用绳子绑了,先用独轮的鸡公车送到天梯旁,再由4个人抬下山去。否则,一旦猪长得太肥太重,就没法运下山,就只能自家宰杀了吃肉。山高路陡,郭亮村人的生活半径便异常短小,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尤其是妇女,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山。她们的一生,竟然就在这个方圆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度过。他们对这座山村的熟悉程度,就像一个人熟悉自己的身体,能够闭上眼睛,准确地摸到每一个部位。在这种熟悉的背后,潜藏的却是行路难的悲哀与无奈。

郭亮村绝非独此一例,像这种面对美景与天籁,却只能在弹丸之地讨生活的村庄,在南太行山中还有很多。与郭亮相邻的丹分,甚至比郭亮还要偏僻--它与山西,已经只隔了一条仅仅几十米宽的深谷。而它的得名,据说就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河南和山西的分界线。对面的山西鸡犬之声相闻,两个人甚至可以隔着山沟大声拉家常,但要想走到对面的人家,至少也要花上半天工夫。此外,像薄壁下属的平甸和潭头,它们的状况也和郭亮村相差无几,都是被群峰拱到了1000多米的高度,仅有一条只能称为毛坯路的山路与外界相接。交通条件相对好一些的要算水磨,这个村庄坐落在800米左右的山坳里,一条清澈的溪流叮叮咚咚地从深山里流出来,绕着村子划了道弧线,很多年前,这里就修建有磨面的水磨,村庄也由此得名。但即便是水磨,从这里到县城,在公路修建之前,也得步行一天的时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