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并非无稽之谈

我们当时生活在世纪之交,所叙述的这些故事的时间,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听上去都像在讲古代的故事,尤其是对我们的孩子们来说。21世纪来临后,我的同辈朋友们大都在国内发了财,出国移民的夙愿,开始在下一代身上实现。这里的前提条件是,美国放开了留学签证的大门,几乎雪藏了借用“移民倾向”拒绝签证的橡皮图章。这是一个法制的政府,调整了法规后,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这是一个尊重市场的政府,金融危机的压力,迫使它开放教育市场,增加国内市场规模。同样是留学生,却完全是一番新的移民气象。

家中接待过两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客人。白筠刚上旧金山大学一年级,天一已是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硕士生,快要毕业。对于她们来讲,来纽约拜访自由女神,感受大都会博物馆,溜达华尔街,体验百老汇真人秀,都是必需的留学经历。而上述游学内容,都会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将当天的实况与国内的亲朋好友分享。

通常,对于年轻访客,我不会自告奋勇充当翻译和导游,陪伴他们出游,这是极可疑的行为,好比他们父母派出的“海外督察”。我通常将公交一卡通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教会他们用,其他的事情,只要确保手机畅通,就基本万无一失了。新新留学生的这些开支费用与活动内容,肯定不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留学生的计划栏中。

春节回国,返美途中,我的邻座正好是一位结束了回国度假,回美返校的上海女孩。其实,一眼望去,在我前后几排的旅伴中,这样“90后”学生模样的乘客,便有好几位。他们特征比较一致:行李不多,不像当年的我,一趟旅程,恨不得把整个家搬上,好省下几个用1∶10汇率计算的美元;小留学生们几乎都挂着耳机,随时处于“工作”的状态,手上的电子产品不是iPhone,就是iTouch。

其实,本人出国时,在配置上,也算不惜投资,目的是为了上好英文课,无论如何,也要备妥一台随身听。比起我们当时的收入,一台随身听录放机的花费,可能占了我们一两个月的工资,而一部手机的使用寿命,对于“90后”,只有半年一年的时间,不是因为损毁了,而是因为功能更新了。有些90后的英语水平,恐怕比母语还好,出口自如,他们在飞机上交流,偶尔会嵌入几个汉语词汇,只是为了加深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

在我的书房里,陈列了一张100年前,中国赴美小留学生的集体照,这张著名照片的复印件,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比较起来,这批孩子们13~18岁不等,与现在的90后留学生年龄相仿,但是面目表情凝重,压力重重。这一代人名声如雷贯耳,人生却未必幸福。美国历史学家费侠莉教授,以我国地质科学与科学人文开创人丁文江教授为研究案例,结果从第三维度解读出了他们这一代留学生的历史感:20世纪初,在西方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即使用西方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知识武装了自己,但他还是继续沿用孔儒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的功名地位和家国责任,公众也以同样的眼光看待他,就像欣赏以往金榜题名举人的地位和责任一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