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茁壮成长(5)

(5) 教师原则

教养就是教育活动。以前如此,以后还是如此。比如妈妈教孩子如何自给自足,或者父亲从小故事中向孩子传授智慧,有效的教养始终与教育紧密相连。缺少家长的教育时间是有效教育的敌人。当家长与孩子觉得生活很忙碌时,家长教育和孩子独立的问题就会停止。这就是“尼龙搭扣”效应( Velcro effect)。也就是教孩子系鞋带,让孩子慢慢练习,直到学会自己系鞋带为止。有时这很容易,有时就需要买一双有尼龙搭扣的鞋,孩子就不需要系鞋带,也能穿好鞋。“尼龙搭扣”效应会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给孩子买一双有尼龙搭扣的鞋只是一个权益之计,对发展孩子独立性没有好处。

能让孩子茁壮成长的家长会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可以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种机会。他们寻找孩子出现的问题的某个时刻,并将其看做孩子学习知识的机会。

(6) 家庭第一原则

家长是家庭的领导人,家长要根据家庭成员的优先权进行福利分配,而不是仅仅关注孩子的个体需求。这意味着在某些时刻,所有孩子都要为其他孩子让路,或者适应其他孩子的需求。小家庭的家长会轮流转换以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这就强化了孩子对于“我”而不是“我们”的意识。更讽刺的是,关注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最大的兴趣,家长们会关注每个孩子。然而,一个强有力的家庭会为孩子茁壮成长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

(7) 责任共享原则

这条原则对于现代家长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原则,但这个原则也是最有力的一个。家长的工作不是对家庭正常运行负责任,这种方式是企业的运作方式。我并不是说家长不该领导家庭。有效的家庭需要家长强有力的领导,但是最有效的领导者会共享责任。所以,家长的工作并不是确保家务已经做完,因为这是所有人的工作。如果这听起来有些混乱,请放松 事实并不是那样。分担责任是有意义的,这种责任也包括根据孩子的发展和能力进行授权、共同决策和共同解决问题。

(8) 合作原则

如果家庭成员间的合作较少,那么成员就需要友好和信任。成员合作不能通过控制、欺负别人或利用内疚感来获得。成员合作只能通过语言交流来获得,并且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合作是人际互动的结果,并且与“做应该做的事”有关。

(9) 关系原则

关系是家庭中最微妙的事情。关系是动态的,并时刻变化。爱一个人和喜欢一个人是不同的。孩子们可能爱对方,但不一定彼此喜欢。家长们也是如此。无条件的爱是一方面,但是事实上在特定时间喜欢对方是可以经过努力而得到发展的。有效家庭的关键是花时间建立相互关系。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成员要一起做很多事情,试着去了解对方所做的事情即可。

(10) 社区原则

单独抚养孩子时家长会显得很疲惫。抚养孩子需要很多人,包括亲戚、朋友和专业人员。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一个村子的人来养孩子”,只需要给我一个小城镇即可。如果有可能,给我一个足够大的地方,建立一个服务中心来教育孩子,但不要太大,这样孩子可以认识一些家长和他们的孩子。

此时,养育孩子对家长来说变成了珍贵的事情,是一种责任。如果别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养孩子,他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些家长没有认识到差异化教养也是孩子健康发展的一部分。这样的家长会和孩子走得很近,并且会失败,因为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专业角度而言,周围的家长和专业人员是家长的盟友,特别是教师,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的眼界更广阔,经验更丰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