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骨推拿疗法(2)

三、强壮手法

包括捏拿法、弹拨法、拍打法和点穴法。根据病情选用。捏拿弹拨,主要作用于正骨后患椎旁仍存在的软组织硬结,索状硬结多为痉挛的肌肉(肌腱),背部最长肌、颈夹肌等能拿起者可做提弹法;对不能提拿的(如多裂肌、斜角肌、菱形肌、腰方肌等)可用拇指弹拨法或捏按法。此手法多略有痛感,但手法使痉挛或黏连得到松解后,即有轻松舒适感觉。拍打法作用于脊柱深部软组织,尤其椎前方的深肌及韧带筋膜等一般手法难起作用的组织,且有一定正骨作用。拍打时根据部位和作用深度,可选用拳叩、掌叩、掌缘叩打、双手重叠指叩打或指叩打法,用力强度因人而定,以深透、轻松为好。错位椎体按其棘突偏向做定向捶正法。此法对肥大性脊柱炎者尤感痛中舒适。点穴法,可根据经络要求循经取穴,亦可在局部取穴和痛处为穴(阿是穴)。常用取穴法可参阅针灸学,并在各节中举例说明。点穴与针刺不同,拇指点于穴位上,要向骨面靠挤,才能“得气”而有经气传导感。一般用指揉、点压交替,可重复3 5 次。点穴法作用:

(1)通经活络,改善血循和脏器功能;(2)止痛;(3)兴奋局部神经和肌肉组织。

四、痛区手法

是推拿的传统手法,即在疼痛麻木的局部施以手法,在脊椎综合征的治疗中,由于病变主要在脊椎部,而四肢、头部、肩部、胸腹部疼痛麻木区,是神经、血管继发性损害而出现症状的部位,因此正骨推拿治疗重点在脊柱部,痛区手法作为结束手法。痛区手法可根据不同症状选用兴奋的或镇静的手法。轻松、镇痛的手法:

抚摩、揉捏、按压、震颤、叩打等。例如颈椎病引起头昏头痛者,在颈部正骨推拿后,第四步,患者仰卧,术者抚摩前额,指揉头部痛区,点按印堂、攒竹、太阳、风池、百会等穴位,指叩及掌震头部结束治疗。对感觉减退麻木不适者,用刺激、兴奋手法:弹拨、拿捏、搓捻、捶拍、重力点穴等。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小腿外侧麻木无力。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术者沿下肢分前侧、外侧、后侧三线,由上而下拇指与四指拿捏2 4 遍,弹拨腓总神经及足跟部,指捻麻木区皮肤,术者屈右肘重力点按环跳、拇指点按承扶、承山、阳陵泉、太冲、昆仑等穴,用捶拍法或搓法及关节运动法结束治疗。对内脏功能障碍者,痛区手法应根据内脏功能而定。

属兴奋过度者用镇静手法,如心律失常、哮喘、腹泻、消化性溃疡等,可在胸部、腹部用抚摩法和按痛点法,配远程点穴法,如内关、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等。对功能低下者,如消化不良、支气管扩张症、内脏下垂等病症,可用兴奋、强壮手法,如提拿肩井穴,重力(三指或五指点叩法)点腰背部俞穴,拍打胸部及双手重叠揉按腹部,拇指推关元、气海穴等。总之,痛区手法作为治脊后的辅助手法或结束手法,在时间安排上,一般分钟即可。

正骨推拿的要领在正骨,其他手法可随症变通选用,在时间分配上,正骨手法是短而快速的。揉法贯串在整个治疗过程,第一步以揉法为主,各步中重手法后都用揉法予以调理为宜。以下作具体分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