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银行:危机重来(3)

泡沫的破裂意味着原有趋势的突然中断,意味着整个系统的突变,其引起的一切变化也都是非线性的。而随着土地价值的大幅重估,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负担将变得异常沉重,导致地方政府的破产也绝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如果实体经济同步下滑甚至剧烈下滑的话,税收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就可能陷入短暂枯竭。土地出让金本来就是透支未来的土地租金收益,现在越多,以后就越少。政府每多一笔出让金收入,居民就少一笔未来消费,企业就多一笔负债。虽然中国地方债务的数字很难准确计算,但普遍的估计是,中国的地方债务已经达到10万亿之谱。据中国银监会统计:“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看,债务率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显然,房地产如果崩溃,地方政府几乎立即会陷入债务危机。这个方面的最新证据是,据彭博社2011年12月的报道:中国已经有11家省级平台延迟贷款利息的偿付。

可以断定,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会给地方政府立即带来严重的困境。中国许多地方政府极端奢侈浪费的各种开支都将遭遇筹资困难,无论是那些用于公共建设投资的,还是那些为政府自己谋福利的,更不用说那些虚张声势、沽名钓誉的所谓这个“国际中心”、那个“国际中心”了。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地方官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钱不是问题。”其财大气粗、慷慨豪迈之势,不惟西方官员自惭形秽,就是那些暴发户也只能自叹弗如。其中所隐含的信息是,在政府以各种名目大举兴办的林林总总的投资和开支中,潜藏着多少盲目、浪费以及低效率。在中国华东的一个城市中,为了驱动所谓新兴产业,政府大举补贴此类名目的公司。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甚至人都没去,仅仅是注册了一个公司,几百万的补贴就已经到位。可以预计的是,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兴办的大量工程将会由于现金流问题而搁浅,而那些动辄几万元甚至10万元一桌的酒席恐怕也要少吃几顿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将会瘫痪,曾经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高投资法宝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如果只是个别地方政府出现这个问题,中央的政府目前的财力可以集中予以救助,但我相信,一旦房地产崩溃,地方政府的财务困境将是普遍的。这个时候,中央政府的财力恐怕就会捉襟见肘,顾不过来了。在中国的体制中,地方政府的负债本质上仍然是国家负债,当地方政府无法还债的时候,其债务必然上移,而显性化为国家债务,到那个时候,中国看上去十分安全的负债比率恐怕就不那么安全了。

由于事权的下移,地方政府的开支是具有某种刚性特征的。如果地方财政陷入危机,将迫使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又一次回到谈判桌前,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重新划分的契机也就到来了。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中国政治及社会结构最为重要的调整,而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变化,其意义之深远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目前这种地方与中央的分权体制,是朱镕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危机之后与一个一个的地方领导人艰难谈判出来的。这个体制支撑了中国前面将近15年的经济表现。而另外一个相当肯定的结果是,中国各级政府与企业长期维持的蜜月将会结束,各种税收将会日趋沉重。

目前的房地产泡沫既然是地方政府与银行合力促成的,那么毫不意外的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地方政府拖下水的同时,也会把中国的银行业拖下水。中国的银行管理者们一直以一贯的乐观调门告诉大家,中国的银行业是安全的。但他们对情况的估计显然并不充分。已经广为人知的地方融资平台就是明显的软肋。诚如前述,地方融资平台大多是以严重高估的土地价格作为融资抵押的。当土地价格崩溃,抵押物将会严重贬值。实际上,许多地方融资平台完全就是靠欺骗手法套取银行贷款的。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某地,有近半的“平台”经营活动现金流为零或负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