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北大代理校长兼工学院院长胡仁源,亲手设计了著名的红楼,地点就在驸马府西边不远的沙滩。两年后,红楼落成,校长已换成蔡元培。当时的京城,四层的建筑格外显眼,因为楼身是红色,老北京人管它叫“北大红楼”。
现代人已经不大知道,北大不只一座红楼,红楼只是老北大四个主要教学区中的一个。红楼前,笔直地横过一条碎石马路,过去叫“汉花园大街”,而红楼所在的院落,过去一直叫“汉花园”,也就是北大文学院。
红楼文学院建成后,驸马府大学堂只剩下北大理学院。
红楼东侧,曾经有一条小河,刘半农教授叫它“北大河”,河的东岸,叫“东河沿儿”,河的西岸却叫“北河沿儿”。现在,小河填平,在58路公共汽车站的站牌上,有一个地名,叫“骑河楼”。可以想见,当年一定是有一座独具匠心的小楼,浪漫地骑跨在北大河之上,左脚站在东河沿儿,右脚落在北河沿儿。
坐落在骑河楼的民政部大院,清朝时,是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后来是北大法学院。蔡元培做校长时,法学院的拱形门里,设有北大学生储蓄银行,为的是增进学生的理财能力,由经济系马寅初教授兼银行行长。
过去,北大老灰楼南边,是大操场,再往南,便是红楼。灰楼是研究生宿舍,由三座楼组成,像是差一笔没有写完的“口”字。传说如此建造,是为了控制学生。灰楼一共八个楼门,依次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就是《千字文》的前两句,但八个楼门中,通向外界的,只有“地门”和“黄门”,因此,一旦学潮涌动,学校只要堵住这两个楼门,灰楼便会水泄不通。
老灰楼南边的大操场,是1919年五四学潮的策源地,1947年,北京学潮再次从这里推向全国,矛头直指国民政府。从那时开始,大操场改名“民主广场”。不过今天,广场已经不广,北大早已搬离红楼,远迁海淀中关村,这个广场挤满大大小小的简易楼。尽管国家文物局一再强调,这儿是文物保护重点,但居住在这里数十年的中国作家协会,苦于无处落脚,依然没有搬迁。
抗战爆发后,北大曾经流亡长沙和昆明,1946年内战前夕,北大再次搬回汉花园大街。此时,国共剑拔弩张,已是决战关头。
后来,汉花园完好保存的,除了红楼,还有一个院落。它是校长办公室,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胡适,都曾在这里主持校政。每年春天,这里花树依旧,只是踩踏落花的主人,不再是北大校长,而是文化部历届部长和副部长。
北京人管汉花园大街西段叫“沙滩儿”,不过现在,御河冲积出来的那一小块沙滩,早已无影无踪,“沙滩儿”只不过是北京人含混不清的记忆。不过北京人都知道,“沙滩儿”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北大需要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