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唤醒孩子的独立意识(4)

3.丢掉溺爱,方能唤醒孩子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表现为惰性强,不进取。虽然孩子懒惰的成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家长的溺爱。其实,对于孩子的懒惰,家长和孩子大多不自知,他们会认为这是正常的表现,在他们心里:家长的溺爱是出于本能之爱,孩子的懒惰也是自然之状,所以他们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

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就该这样享受爱;而在孩子眼里,家长就该这样爱自己。而当孩子日渐长大,面对惰性行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家长和孩子就会相互指责。而到那时,再想改变却非易事。

所以,家长要及早醒悟,丢掉溺爱,唤醒孩子,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打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只要是孩子能做的、想做的、愿意做的,就要大胆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中国,许多家长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但是,我们的家长们往往用包办代替来解决问题。以为替孩子做了,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了,殊不知,孩子在安逸面前逐渐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

什么是爱孩子,每一个家长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溺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狭隘自私、缺乏理性的爱。真正的爱是科学的,是理性的,是注重孩子能力和品格的培养,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己去创立人生和财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