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需要被照顾和保护,到自己独立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一定要克服“爱心”,不过多照顾和保护孩子,而是有意识给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才能使孩子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要靠自己去走。家长的使命不是陪孩子走他要走的每一步,而是舍得放开手让孩子学着自己走路。家长们要做一个“旁观者”,对孩子少“呵护”一点,对孩子的事情少参与一点,要孩子尽早学会自己走路,自己解决问题。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的。所以说,要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那就是我们的家长不要娇惯溺爱孩子,让孩子尝受饥与渴的滋味,并让他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有苦、辣、酸、甜滋味;让孩子知道如何去笑对人生,怎样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这样,使孩子能在今后的艰苦环境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这样他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这些经历将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3.理性爱子,孩子会更健康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而且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是倾尽所有。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和职责,可是过多的爱,只会使孩子沉溺于家长编织的温柔保护圈里,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
有的家境富足或者有权势的家庭,甚至利用各种关系,不仅让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且为孩子的求学就业大开方便之门,铺就一条撒满鲜花的人生大道……成长过程中,在家长的照顾和庇护下,孩子可以无忧无虑远离风雨,可当他成年,踏上社会独对人生的时候,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要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的。而幼时的“完美生活”使他没有能力应付,他会无所适从。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对孩子适度“狠”一点,理性一些。我所说的“狠”,就是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苦,要放手让挫折、困难走进孩子的生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让孩子具备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