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3)

没有谁天生就什么都会做,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做事的愿望。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总之,只要是孩子能做的、想做的、愿意做的,就要大胆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如老母鸡一样看护着孩子,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机会,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慷慨激昂地陈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我们该为国家培养怎样的年轻一代?我们的家长们是不是要承担教育出“垮掉一代”的责任呢?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什么是爱孩子,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在中国,许多家长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而不知道真正的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己去创立人生和财富。

2.要孩子学会自己“走”路

在生物学上有个着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如果把青蛙突然扔进开水里,沸水令青蛙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青蛙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可以迅速跳出去。但是若把青蛙放在凉水里,让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便浑然不觉危险存在,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等到它感到热的时候,已经无力动弹,唯有坐以待毙。

这个实验启示我们,人是有惰性的,会被环境慢慢地同化,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不能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淘汰。其实直白地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的孩子们,一直生活在父母创造的安乐窝里,衣食无忧,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不知道什么叫不可能,什么叫克制,更不懂得生活的风浪与危机。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枝条变得敏感而脆弱,慢慢失去了抵御外界挫折和风雨的能力。有朝一日,失去父母的庇护,走进社会他们会忽然发现,自己是那样弱不禁风,现实的风浪常常让他们猝不及防,往往就如那只变得迟钝的青蛙,最终被现实的残酷击溃。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