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弄虚作假嘛!欲待风雨大作,老教师出身的岳母轻轻地说了一句,不要做成人化联想,孩子的世界,没有“作案”的故意和设计,他就是本能:趋利避害。好好引导他,不鼓励他这样,就是了。
岳母是对的,我们没有风雨大作,孩子现在读大三了,至少目前为止,从无“弄虚作假”之恶习。
再说早恋,其实每个人十三四岁时,都对异性有异感,结果大都“未遂”,你看看自己周围有多少是和童年玩伴结婚的?
我当年采访“ED”门诊时,一个外地病人自述:十二岁那年,出于好奇,趴在门缝里偷看妈妈“汰屁股”,不得了了,妈妈捂脸痛哭,爸爸咆哮如雷,把他吊起来抽,骂他“流氓”、“淫棍”,结果当然是终生当不成“淫棍”。
对性的好奇,每个男童都是从母亲开始,你发现了,淡处理就是,有必要往“性犯罪”上靠吗?
对孩子的成人化批评,古人也不能免俗,最着名的就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诗人老且贫矣,值得同情,但肝火太旺,几个孩子,拿了稻草,就被定谳“盗贼”,无乃太过。
小时候,总听得大人们说,这孩子如何如何,将来一定会怎么怎么地,比如,喜欢逃学的,将来一定吃官司;喜欢斗蟋蟀的,则将来一定是纨绔;喜欢揩油的,将来一定劳教等等。其实大都失算,我就喜欢蟋蟀,似乎至今尚无牢狱之灾。西哲说,每个人心底其实都有好为人师的潜质,都想伺机“教育”他人。这原也不坏,但是如果常常喜欢在孩子面前当算命先生,就免不了要被触霉头。
最典型的就是“小时了了”的故事。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拜访司隶校尉李元礼,大家都夸奖孔融聪明,独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后非常窘迫。
和陈韪一样,很多大人都喜欢在孩子面前充预言家,不知不觉地根据成人世界的法则,判定孩子现在如何如何,将来如何如何,其实你也是孩子过来的,老师家长当年对你的“宣判”,又有多少是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