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

局限于书本知识,会让一个人变得鼠目寸光,头脑狭隘,没有创见。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不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就不可能充分掌握学到的知识。书呆子式的人物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所作为。所以,我尽可能地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知识。除了教孩子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我还利用一切机会来丰富儿子的知识。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和所见所感都是知识的来源。卡尔的幼年学习,总是伴随各种各样的亲身体验。从某个方面讲,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接触实物的过程中,小卡尔对学习总保持巨大的热情。

有一次,小卡尔读了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就表示质疑地问我:“爸爸,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真的是同时落地的吗?这怎么可能呢?应该是重的先落地才对啊?”这就是小卡尔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从来都不轻信书本,跟一般的小孩盲从书本不同,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准备和他一起做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的真伪。人们会以为我太宠孩子了,伽利略的原理不用说都是实验证明了的,没有必要再和小孩子一起做。我不以为然。做完实验后,小卡尔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他铁了心钻研“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原理。物理学枯燥乏味,可小卡尔却看得津津有味。

在小卡尔长到2岁以后,我去哪里都带上他,让他接触外面的不同的人和事。通过接触身份各异的各阶层人士,很好地培养了小卡尔的社交能力。这使得他以后没有社交恐惧感,不怕与人交谈。因为我见过一些非常有学问的人,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在社交场合上总是显得惊慌失措,有失大体。小卡尔出名后,他必须参加一些正式场合,与贵族、王公大臣,甚至国王打交道,他的表现都非常得体,给别人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见人是一方面,见物是另一方面。几乎附近所有的动物园、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工厂、矿山、保育院和医院等我都带小卡尔去过。一般是,小卡尔先通过阅读了解,再去实地参观,直接感知和书本知识相结合。参观的时候,小家伙的问题就特别的多,我总是耐心地解释,不会随随便便地错过这个教育的好时机的。参观结束回来,我还让孩子详细叙述所见所闻,有时就让他去向母亲汇报一下。在这个要求之下,每次参观,小卡尔都是很认真、很仔细地准备、听讲、观察,能学到记住的东西就有很多。

3岁以后,我就带小卡尔四处旅游,饱览各地风土人情,领略不同的乡风民俗。等到5岁的时候,小卡尔已经到过了德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那个时候,6岁的小卡尔俨然是洛赫附近见识最为广博的孩子,有些大人的见识都不及他。他们经常来找小卡尔问地理历史方面的问题,或是地方逸闻趣事。后来,小卡尔写了一本自己的游记,人们看了都很感兴趣。

对于带孩子去旅游这件事,有些人并不赞同,认为这是浪费,这是徒劳,还幸灾乐祸地说我这样铺张浪费导致了后来连小卡尔上大学的钱都没有攒下来。但是我要说,虽然我只是一个收入微薄的穷牧师,但为了满足儿子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他学习的热情,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就算节衣缩食,我也从不后悔,决不吝惜体力和金钱。为了让孩子知道魔术的秘密,我不惜重金请来魔术师展示;孩子对大海心神向往,我就带他到地中海,并讲述世界地理。

教育孩子,我一直深信“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根据我的经验,行万里路远远胜于读万卷书,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书本,它交给我们的要比我们从纸质书本上学到的更多、更精彩、更有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