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1)

人们一般都错误地认为孩子小时候只知道玩耍,所以都不重视小孩子的教育。其实,从两三岁起,小孩子的理性思维就开始发育了。生活中,小孩子经常向大人们问问题就是最为明显的特征。这些问题千奇百怪,各种各样,这是小孩子开始思考世界的萌芽。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很不耐烦,也不认真地回答他们的提问,大多都是随随便便地敷衍过去,并不给予细心的解释;或者是权威武断地命令孩子,让孩子无条件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不仅错过了孩子接受知识的良好时机,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压抑了孩子理性精神的萌芽。在这一点上,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保持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我的一位表兄的孩子经常缠着父亲问这问那的,作为父亲的他并没有把孩子的奇思异想放在眼里,总是随便说点什么应付他。面对一些孩子提出的疑问时,他总是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快去玩你的吧,别来烦我。”

有一次,孩子问他:“爸爸,为什么太阳和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而从西边落下去呢?”父亲说:“问这个干什么?它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孩子又问,他就不耐烦了,对孩子吼道:“没有什么原因,它们就是那样的。你没事管这么多做什么?”孩子很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可是父亲的态度让他再也不敢问了。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不再向父亲问问题了,只是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发呆。

生活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很悲哀的。

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催眠术式的教育,它给孩子们实施所谓消极的幻觉暗示,让他们对事物都熟视无睹,那将多么可怕。所以,我们的教育要避免使孩子陷入到这种消极的幻觉状态中。

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启迪他的智慧,使他能够对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保持敏锐的观察和洞悉,从而明辨事理,判断善恶,分析好坏。人类的未来理想,绝不是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伊甸园的幸福生活,却不知道自己裸露着身体。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孩子最初对世界的探索,积极回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同时,父母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以权威来压抑孩子的天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