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2)

孩子既不能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也不应受到权威的压抑。受到权威的压抑,孩子的辨别能力就会萎缩。如果没有辨别能力,也就谈不上有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不仅如此,它还会形成孩子病态地接受暗示的心理。久而久之,在权威压抑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精神上就会产生种种缺陷。所以说,为了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论在教育中还是在行为指导上,都不能用不准反驳的权威去压抑他们。

要知道,父母是人而不是神。父母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当孩子问出一个他们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为了保住面子,随便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甚至以大声呵斥孩子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我从不这样做。

当儿子提出问题时,我会先给予鼓励,并耐心地作答,绝不欺骗儿子。在教育上,我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因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我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在给儿子解答问题时,我考虑的不是我的说明难不难懂,而是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的知识与思维能力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因为父母如果随便给一个过于深奥的答案,孩子不能理解,结果仍然解不开心中的疑团,他们会一直不停地追问下去,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被问烦的。

我从不认为由于我比儿子懂得多,就有资格在他面前充当权威。当儿子问到我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我会向他承认。比如,有一次儿子问到我天文学方面的问题,我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把那个问题弄懂。并且我还向儿子表示感谢:“如果不是你今天提问,爸爸至今也没弄懂这个问题呢。所以你以后要多多提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在这样的鼓励下,儿子的问题果然源源不绝。

等到儿子再大一点,懂得的知识更多一点时,他再提出问题,我不再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他先思考一下,尽力自已去找出答案来。如果儿子给他的答案和我的不同,我也并不一口否定,而是帮他分析,找出错误。有时候我会说:“其实你的答案也有道理,也许是爸爸错了,我们去看看书上怎么说吧。”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都坚持将自己放在与儿子平等的地位上,从而也给儿子灌输了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