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某部电影或某个广告的配乐工作时,我会事先读脚本。与导演讨论时,我也会询问导演想借助影像呈现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我非常重视自己感受到的第一印象。
虽然只是最初的印象,但有时候脑中会突然浮现音乐旋律,有时候则只是抓到一点儿感觉而已。
广告配乐工作得到的第一印象大多与音乐没有直接关系,有时候是浮现在眼前的一幅清晰的图像,例如,“ 这则广告犹如锐角一样,带有尖锐的感觉”、“ 有种融顺柔和的印象,以色彩来比喻,就像是粉彩淡色系般的感觉”。
这种最初的印象不能任其流逝,因此我会在数据的背面作笔记。在阅读脚本的过程中,如果脑中浮现出旋律,我就会赶紧在脚本背面画五线谱记录下来。
然而,就算是想到了旋律,也不能原封不动地拿来套用。从这段旋律得出某个概念,再进一步思考必须做出何种作品,采用什么样的节奏进行,或应该使用哪一种乐器。实际在作曲时,最初浮现的印象往往出乎意料地有用。
花费时间进行摸索的过程中,有时会越来越清楚应该要做出什么样的作品,有时则是渐渐觉得自己像是走入了迷宫。若迷失了方向,我会重新回想刚开始的印象。有时也会发现自己原先钻牛角尖而没有看到的东西。这部作品要求的是什么?对这部作品最初的印象为何?重新回想这些是最好的方法。
好玩的是,最早想到的旋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但就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往往又重新拾回最初的印象。令人意外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站在创作者的立场而言, 所谓的第一印象,就是由“想做出好作品”的想法而衍生出的多余观念还未影响创作者, 因此创作者能用最直接的方式, 原封不动地呈现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这是好的呈现方式。
歌德也曾说过:“ 感觉不会骗人,骗人的乃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