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民心态(1)

教育部大院位于西单,当年是清朝的郑王府,里面有两重巍峨的大殿,还有花园和假山。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说它是花木葱茏也不过分。但这是六十年代的旧皇历,如今花木已被刈除净尽,因为是古建筑的缘故,大殿还没被拆掉,但已被高层建筑围起,像徽钦二圣一样坐井观天。

我们虽没作过几首诗,但因为诗文的熏陶,有一点诗人的气质。在生活中不论走到哪里,经历些什么,总会由眼前情景中引发出绵绵不绝、难以名状的花絮般的感触,好像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一样。由于在这些感触中沉溺日深,时常不由自主地对这些东西作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思考。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除了表层的符号外,还有一些深层的实质性的东西。表层的符号多半是浮光掠影、无足轻重的东西,就像一件物品或一个人的名号,对事态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由于有这样一层想法搁在心里,我们对名号一类东西的记忆十分差劲,有时候看完一本小说,情景脉络的勾连变化记得清清楚楚,回忆起来如同身历其境,在其间漫游一般,就是人名一个也没记住。当然,如果一个名字的构成戏剧性地影响了情节的变化,记住这个名字也很自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光是名号,同时也介入了实质的层面。

除了无关痛痒的符号外,还有一些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存在状态的东西。譬如那些奇妙的感触,以不同方式搅动内心的波澜,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它们就是表层下的实质性的东西。在感触的层次之下,还隐伏着更深一层的实质,代表着这些感触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如果再往深里挖掘,就会看到一个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被揭示出来的庞大的网络结构。这些东西才是这个世界较为深邃的一面。

不知为什么,世界上的人很少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他们对于偶然形成、无关痛痒的表层符号感到更大的兴趣。我有一位同学,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对于官面人物的极大兴趣。我听过他兴致勃勃地列举政府里够得上级别的大员,他们在何部何委任何职,出身何处,他们历史上的升迁,种种官场掌故,种种人际关系,如数家珍一般。我一点看不出记熟这些东西有任何意义,看不出从中可以归纳出任何有意思的结果。一个叫某个名字的人在某年某月坐在某个官位上,好像是一件极为偶然的事情,记熟这些东西,和记熟后院哪一片树叶落在台阶上,哪一片落在墙角,哪一片落在塘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可是在我们学过的一些学问里好像就充斥着这样的东西。譬如历史,记录的多半是一堆皇帝和权臣你上我下,相当于一个官场掌故的集成。特别是政治,讲述的无非是一些处于社会较高层次的人偶然形成的一些观念,好像池水上浮起的一层泡沫,很少包含必然的成分。所以我们对政治总是提不起兴致来。当年高考,我和小波别的考得都不错,唯有政治考得一塌糊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