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大学“常青藤联盟”之一——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母校,是中国近代工程教育的先驱和翘楚,同时是全国首批七所“211工程”和全国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曾被誉为“东方的MIT”。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一)校史沿革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学校曾先后改称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部南洋大学、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抗日战争期间,迁至重庆。1945年迁回上海。1955年,学校部分迁西安。1959年称上海交通大学,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有徐汇、闵行、法华、七宝、卢湾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近341万平方米,其中位于华山路1954号的徐汇校区是前身南洋公学的诞生地。校区内还保留1949年以前的老建筑13幢,其中老校门、老图书馆、中院、总办公厅、体育馆等被列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办学传统的学校。建校伊始,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著名国学大师唐文治出掌校长。他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精勤进取,笃行不倦。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人才辈出,声名远播,被誉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东方的MIT”。无线电发明家、意大利人威廉?马可尼,现代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玻尔等先后来校参观讲学。
抗战时期,学校内迁重庆,坚持办学,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广大师生又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兄弟院校的发展和建设新校;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六七十年代,学校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和国防人才培养,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大,2005年上海交大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100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他们中间既有著名政治家,也有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文化名人等。校友中,有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张光斗、邹韬奋、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王安、陈敏章、陈竺等;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交大校友200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与世博会结缘。1904年,学校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万国博览会,送展的木制模型获大会国际评委授予的金奖。1911年,参加意大利都灵国际产业及劳工博览会,送交通大学的学生作业和成果等展品获大奖。1915年,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送交了图片、照片、教材、模型、蒸汽机、学生练习册等展品。在这次博览会上,校长唐文治以其“精心主办本次展出”被国际评委授予勋章,所送展品被国际评委授予“大奖章”。192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周厚坤发明的新式华文打字机,参展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又荣获“大奖章”。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海交通大学又送出了“电流电压相位显示器”、“真空管电压表”等参展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