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京大学01

第一章    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设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的最高学府,更是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在网络中还被誉为“中国最具偶像价值的大学”。这是一所举世闻名的古老大学,校园中的“一塔湖图”更是引人入胜、魅力无限。这是一块圣地: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智慧。这是一片沃土:成才的摇篮,精神的家园。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的鞭策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尽管诞生在中国最后一个风雨飘摇的封建王朝末期,但京师大学堂仍是以改革维新、兴学图强为使命的。清政府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发起了维新变法的改良运动,特别提出维新变法须从废科举、兴学校开始。1896年6月,时任刑部左侍郎的李端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首次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

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应当率先举办。同时,由梁启超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并规定各省学堂均由大学堂管辖。这样,京师大学堂不仅成为了全国的最高学府,还担任着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光绪皇帝还任命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这样,京师大学堂成为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预示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全面兴起。尽管戊戌变法运动在后来惨遭失败,新政措施基本被废除,但京师大学堂仍作为仅存的变法成果得以保留下来,并于1898年12月宣布正式开学,当时有学生近百人。

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大举侵略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受严重破坏,不得不一度停办。1902年得以恢复重建后,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预备科分政、艺两科。1903年,大学堂增设译学馆、医学馆和进士馆。同年,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理、农、工、商、医八科。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京师大学堂在1912年5月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为享誉海内外的严复先生。

1916年12月,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这项举措对北京大学的未来有着深远影响。上任之初,蔡元培就开始对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汇聚天下精英来北京大学任教。其聘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鲁迅、胡适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先后来北京大学任教,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这一时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极为辉煌的历程,北京大学也成为当时中国进步运动和革命运动的一个发源地。

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 “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部就是在北京大学成立的,13位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就有5位曾在北京大学学习或任职过。在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像北京大学那样对祖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并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