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谢灵运(1)

故居书房里有一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古诗源》。毛泽东在南北朝晋宋之际著名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这首诗中,几乎每句诗旁都画着着重线或曲线,句末加着圈或双圈。在“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下面连画两个圈后,在天头、行间批注:“通篇矛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见矛盾所在。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是造反的檄文。”这100多字的批注,远远超出对作品本身的评价,而是对谢灵运品德和政治态度的剖析。

毛泽东在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南史》列传九中,仔细阅读圈点了有关谢灵运及其家族的历史资料。据列传记载:谢灵运是历史上淝水之战大败苻坚的赫赫名将谢玄的孙子,谢氏家族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大贵族、大官僚地主。谢灵运世袭康乐公。因其“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谢灵运“幼便颖悟”,“少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之美”著称于世。谢灵运的诗以描绘自然景物的山水诗见长,注意诗的形式美,诗的语言多姿多彩,给东晋以来枯燥乏味的玄言诗注入了新鲜活泼的生机,使一代诗风为之一转,从而受到诗坛的重视,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定位置。在政治上谢灵运野心勃勃,“自谓才能宜参机要”,而宋武帝、宋文帝始终未委以军国要职,“唯以文义处之”。谢灵运恃才傲物,“多愆礼度”,不得当权派的欢心,不给他掌权的实职,封他个闲官员外散骑侍郎,他不干。他在任世子的左卫率(主管门卫的官员)时,又犯有错误。宋文帝少年即位,大臣掌权,谢灵运纠集一批人非议朝政。因此,当权者把他调离京城出任永嘉太守。在当太守期间,他仍感不得志,整天不理政务,纵情山水,游乐无度,不久称病辞职。后文帝召他出任秘书监(掌管宫中图书、秘记、经籍的官员),令他撰写晋书,也未写成。谢灵运对一些才能名望远不及自己的人都身居要职,而自己不被重用,始终愤懑不平,多“称疾不朝值”。后“表陈疾,赐假东归”。从此生活更加放纵,多次征地修筑园林亭台,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随从的门生仆役数百人,以致“惊动县邑”,以为是“山贼”。谢灵运的骄横狂妄为世俗所不容,得罪了地方官员,上书告他谋反,开始文帝知是诬告,没有治罪,后在出任临川内史时,又有人告他“谋反”,谢灵运这次真的“兴兵叛逸,遂有逆志”,终于被捕身死,在49岁时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