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突出的心理问题(2)

3压抑

压抑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或转移出去,而是将其压抑在心里,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乃至古怪。压抑心理的产生是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果。从外部环境来讲,如果个体与环境不协调,有过多的挫折感,就可能产生压抑心理,这主要表现为行为规范的影响、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挫折与压抑感之间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压抑心理的调控策略有:①正确认知社会环境。社会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人与人不能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②客观的自我认知。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③列出生活工作日程表。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动手做事的人,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为了与懒惰作斗争,不妨列出一个工作、学习、生活日程表。④理解别人和乐于助人。⑤参加社交活动。许多沮丧的人放弃了他们最喜爱的业余活动,这只会让事情弄得更糟,相反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⑥坚持锻炼身体。通过体育锻炼来放松精神,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⑦回归自然怀抱。当你精神压抑时,可漫步于田间地头,跋涉于山水之间,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4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功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但体查并无器质性疾病,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包括:①恐怖性神经症。治疗时先用药物控制其焦虑或恐怖,然后采用心理治疗,如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心理分析法等。②焦虑性神经症。临床表现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自我调节的办法:积极的自我暗示、适量的运动、做最感兴趣的事情、情感宣泄、音乐等。③强迫性神经症。预防措施主要是充实业余生活,合理安排学习节奏,对事物不要过多地注意或勉强地克制,学习心理自我调节法、自我疏导法等。④抑郁性神经症。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或患者中心疗法为主,帮助患者排除病因,消除焦虑情绪。预防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正确看待人生、社会和现实,培养乐观的态度,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学习抑郁自我消解法。⑤癔症。癔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治疗等,还可对症采用物理治疗。预防在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自觉及时地纠正个性缺陷,提高品质修养,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心理刺激。⑥疑病性神经症。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开始要耐心细致地听取患者的诉述,让他们出示各种检查结果,持同情关心的态度,应尽量回避讨论症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环境的转移,生活方式的改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做另一种有趣的事情,也可获得一定的改善。⑦神经衰弱。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心理治疗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正确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病因、病程及预防,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平常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参加文体活动;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加强个性修养,提高认知水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