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千方百计想要除掉自己的长兄和四弟,李世民展开针锋相对的反击。公元624年6月,唐高祖正在离宫避暑,太子留守京城主持朝政,忽然传出原任太子东宫侍卫的庆州总管杨文幹起兵谋反的消息,更有传言说杨之所以起兵,是打算拥立太子为帝。唐高祖李渊大怒,他立即传召太子和杨文幹赶往离宫,并因此萌生废太子李建成,另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
当时,有人劝太子李建成:“您不要去,干脆起兵称帝吧!”但李建成拒绝了这个提议,匆匆赶往离宫面见父皇,为自己辩白。杨文幹却没有应诏前往,而是举兵反叛了。面对坦诚的太子,唐高祖打消了最初的怀疑,怒火也平息下来。经过一番慎密的调查,发现这次所谓的太子谋反,其实和太子本人并没有什么干系。因此在派遣李世民消灭杨文幹叛军之后,李渊只处罚了东宫的几名官员,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依然稳固。
经过这件事之后,太子一党与李世民阵营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唐高祖甚至暗示李世民:不要觊觎太子之位,以免兄弟相争、祸乱朝政。然而,即便李世民此时想罢手也来不及了,因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会罢手。他们开始处心积虑地清除李世民身边的谋臣武将,如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还借着突厥入侵大唐边境之机,将李世民手下的大批精兵强将调走,而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李世民不能拒绝的。
眼看局势急剧恶化,对自己越来越不利,李世民也在谋臣们的劝谏下,开始反击。而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频繁出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影响,不禁更加焦虑了,铲除李世民的心情更为迫切。
一天,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太子东宫小聚,席间作陪的是齐王李元吉和淮安王李神通。在推杯换盏之间,他们漫无边际地聊着天。突然,李世民觉得腹内剧痛,他心知不妙,担心自己中了毒。这时,淮安王李神通看出端倪,急忙叫来李世民的随从,吩咐说:“秦王大概是多喝了几杯,你们快送他回府休息!”
有淮安王的陪伴,李世民才得以安全回到家中,虽然吐了不少血,倒也没有造成大碍。侥幸躲过危机的李世民做出决定:即使是亲兄弟,如果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终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唐朝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