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748”的诞生(14)

★★★

将时空拉回到1974年那个深秋。

当“748”工程刚刚培上第一锹土的时候,在北京西郊燕园的佟府,树上的柿子渐渐黄了,在树下那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王选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趴在桌子上写啊算啊,设计着脑海中新的计算机。这个北大无线电系的教师此时刚刚大病初愈,他没有研究课题,没有教学任务。对距离他不过20公里左右的计委机关大院中所发出的指令,他根本收不到,对此前各部委对海外印刷技术的考察结果,也全然不知。王选的妻子陈堃銶是北大数学系的老师,在“文革”前,她就和王选一起从事DJS 21计算机ALGOL 60语言的编译程序的研究,这一系统是中国国内最早及真正实用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之一。对计算机的研究是他们夫妇二人生活中重要的交集。

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陈堃銶被学校抽调到一个调查组,专门对校内各行政职能部门采用计算机实现自动化的可行性进行调研。一天,陈堃銶回到家中,在她与王选的谈话中,终于出现了“748”这三个数字……

“748”犹如宇宙中飞速旋转的天体,初期的王选还只是漂浮其外,但是,在那个瞬间,王选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卷入了一个特殊的轨道,从此,他羸弱的身体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并因此改变了整个天体运行的轨道。

这于王选,何其有幸。

这于国家,何其有幸。

这于方正,何其有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