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六:“我”的可能性(2)

在伯恩的理论中阐述了三个事实:

1.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所谓的儿童自我状态就是一套来自个人童年遗留下来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即儿童自我。

2.每一位长大成人的个体,都有父母和取代父母功能的其他人。父母自我状态就是个体在成长中,从周围重要认为所内射出的感觉、思想与行为。即父母自我。

3.每一个脑部机能良好的人,都有适当的、应付现实的潜能。成人自我状态,就是针对现在的情况做出应激。也可以说,祛除所有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成分,剩下的就是成人自我状态。即成人自我,这是最为健康能动的自我。

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会呈现一种自我状态。值得指出的是,没有哪一种状态代表好,哪一种状态代表不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以合理的方式加以运用,且能进一步地察觉应该在何时、何地,选择哪种自我状态以使自己感觉舒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质。

比如,当你爱一个人时候,你如果感觉到自己扮演“儿童自我”,获得对方的呵护和关爱,能够感受到力量和幸福,那就是你对儿童自我有需求。不过,那只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已,而不应是一种人生态度。你如果一直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话,那就意味着,你习惯了漠视自我的成人能量,不给自己机会成长,不应许自我长大去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通常情况下,生活在“父母自我”状态下的人,大多会有抱怨,指责,偏见等行为和思想,做事比较保守,而且还很少能接受不同意见,轻易给他人和自己妄下定论,容易缺乏信心。

从伯恩的理论不难看出,Mary的问题就在于,在这三种状态中不停地陷入混乱。她的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互相交叉在一起的,很多时候逾越了当时的情境,这导致了她潜意识中的不自知和约束感。她经常活在“父母自我”的状态中,对自己的约束过多,条条框框越多,越会制约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她会漠视自己的“成人自我”的存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现状。

值得欣慰的是,在我的理论分析之后,她还是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在每一个个体“我”的身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按照伯恩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童年早期那些遗留下来的模式,也可以看到自己从父母身上因循下来的父母自我,正因为我们深陷在“父母自我”,或者是“儿童自我”之中不能自拔,我们才将最最重要的成人自我迷失其中。

那个内在的“童年的自我”可以释放天性的灵感,而“父母的自我”则约束了我们的自由和灵性,那个能够直面现实,控制自我的“成人自我”才是介于其中的完美状态。只要我们能够适时选择自我,发展自我,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心理的问题也就消弭掉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