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两首诗都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来讲明道理。第一首诗以方塘作比喻,借以表达了一种微妙到难以言喻的读书感受。池塘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美丽至极,让人心旷神怡。因为那池水在源头处有活水注入,并不是一泓死水。正如《吕氏春秋·尽数》中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同理,和一个人在读书中不断进取,博览群书,时时读日日读,将原本不理解的问题搞通,将原本没接触过的新知识记住,从而夯实自己的基础,开阔自己的眼界是一个道理。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从容不迫。这首诗所讲述的哲理,其实也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的切身的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是针对读书而言的,却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完全可以触类旁通,涵盖到世间万事万物。尤其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更是千古传唱的佳句妙章,用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在源头处有活水日夜不停地注入的道理,来喻示人如果想要心灵澄明,作诗文时可以“一挥而就”、“七步成诗”,就必须博览群书,时时补充新的知识。
第二首则是以泛舟为例,向读者讲述和读书、学习有关的道理。诗里说到,以往舟大水浅的时候,纤夫们使出吃奶的劲儿去推船拉船,船也不怎么移动,只能是白费力气。可是当春潮猛涨的时候,即使“艨艟巨舰”也如同羽毛般轻盈,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飘行在水流中。这与第一首诗中的道理颇为相似,也是说要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心随意动”,行文作诗才不会受到拘束,才更有可能文思勃发,灵感如泉涌。要知道,浅水是行不得大船的,深海里才是巨舰遨游的天堂。
书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只有发奋读书、满腹经纶的人,才可以从这座宝库中获得真正的智慧,变得更加睿智,心胸更加宽广,目光更加敏锐!在以后的人生中,才能作出好文、写出好诗,才会在遇到危急之时,显得从容不迫,举重若轻。
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有所成就,就要不停读书,不停地丰富自己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