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群有胆有识的上海人(7)

1942年5月25日上午,身处四川江津的陈独秀感到自己不行了,于是向众人留下遗嘱。他请何之瑜将自己的书送给北大,并且把自己的书稿托付给何之瑜、陈松年商量处理。随后,又看着跟随他多年的潘兰珍,说她还年轻,请何之瑜为她找一份工作,“莫拿我卖钱。遇到合适的,再找一个人,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自立”。潘兰珍此时已泣不成声,满脸泪水,点头答应了。最后,陈独秀叫潘兰珍去喊陈松年进来,嘱咐他说:“以后回家,把我的棺木和祖母的棺木都带回去。”陈松年哭着答应了。

1942年5月27日,包惠僧赶到了江津县鹤山坪来见陈独秀最后一面。陈独秀一整天昏迷不醒,直到晚上,潘兰珍喊包惠僧进去,扶起陈独秀,告诉他包惠僧来看望他了。陈独秀似乎还有知觉,但最终没能睁开双眼再看一下这位老友。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居功至伟,彪炳史册。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讲话中,给陈独秀以很高的评价:“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他创造了党,有功劳。”“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毛泽东视察安庆时还称赞过陈独秀早期对传播马列主义是有贡献的,后期犯了错误,类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

读书导航